【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抛秧机构及无人机抛秧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水稻机械化种植,市面上实际只有插秧机和抛秧机两种方案,这两种方案都主要依靠地面行驶的农机,对于抛秧机而言,普遍采用有独立孔位的育苗盘进行种植的方式,育苗盘具有独立的孔位以实现多个秧苗的分隔,抛秧机对盘内相对独立的各秧苗进行抛秧,此种方式对种植有较高要求,普及度不高。
2、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部分植保无人机可用于抛秧作业,在植保无人机抛秧作业过程中,送秧模块在送秧运动过程中会导致飞机姿态晃动,飞行不稳定,容易出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秧机构及无人机抛秧系统,其能够保持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秧机构,包括:
4、负载模块;
5、第一送秧模块和第二送秧模块,所述第一送秧模块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沿同一直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负载模块,以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及
>6、取秧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模块(400)用于将取下的所述秧苗通过离心力抛出或通过弹射件使所述秧苗抛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关于所述负载模块(100)的中心线(A)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并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秧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模块(400)用于将取下的所述秧苗通过离心力抛出或通过弹射件使所述秧苗抛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关于所述负载模块(100)的中心线(a)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并排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秧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500)设置于所述负载模块(100),所述驱动装置(5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横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00)的数目为一个,所述驱动装置(500)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和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横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齿轮(5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510)连接,所述第一送秧模块(200)包括第一送秧盘(210)和第一齿条(220),所述第一齿条(220)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秧盘(210),所述第二送秧模块(300)包括第二送秧盘(310)和第二齿条(320),所述第二齿条(320)设置在所述第二送秧盘(310),所述取秧模块(400)用于从所述第一送秧盘(210)和/或所述第二送秧盘(310)取下秧苗;其中,所述第一齿轮(510)同时啮合所述第一齿条(220)和所述第二齿条(3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装置(500)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秧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何建兵,李晟华,李杰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