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654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及系统,将影响信息传播的多要素表征为超网络中的社交网络层、环境层、心理层、观点层,针对社交网络层中用户之间的交互现象构建耦合网络,从而生成超网络嵌套耦合网络的立体网络,并在该网络的基础上融合丰富的传播机制构建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真实信息传播案例事件开展参数估计,构建信息传播指标体系,分析影响信息传播演变的关键因素,最终为网络信息传播分析领域精确把握信息传播规律提供理论框架,同时为网络信息传播应对与引导提供技术支撑与策略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传播,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真实社交网络的多要素的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种在线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借助这些平台,公众可以通过文字相对自由地表达看法,同时加之各网络社交平台的壁垒逐渐被消除,网民能够在多个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内容的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够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进行单向或双向的跨平台互动,这大大降低了普通大众借助互联网发表言论、阐述意见的门槛,使民意表达更为顺畅。

2、除此之外,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外部驱动力,信息传播环境也更加复杂,除了线上线下的环境作为外部力量对于网络信息的传播有驱动作用外,广播、电视等媒介与活动所营造的线下信息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外部驱动力相对应的即内部驱动力,此部分内容着重考虑用户的个人特征因素,用户的心理、观点等特征会作为内部力量对网络信息传播起到内部的驱动作用。由于社会关系、个人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网民对于信息传播事件具有不同的个人特征,这对其信息传播决策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另一方面,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用于基于预设的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网络信息传播事件中网民个体状态转移及信息传播演化趋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信息在一个封闭稳定的环境内进行传播,仅考虑信息自身传播过程中可以触及的人群,所述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中的节点状态包括易受影响状态S、潜伏状态L、支持状态P、反对状态C和免疫状态I;定义立体网络节点的入度k和的出度l,依据所述立体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入度与出度,对每种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类,其中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用于基于预设的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网络信息传播事件中网民个体状态转移及信息传播演化趋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信息在一个封闭稳定的环境内进行传播,仅考虑信息自身传播过程中可以触及的人群,所述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中的节点状态包括易受影响状态s、潜伏状态l、支持状态p、反对状态c和免疫状态i;定义立体网络节点的入度k和的出度l,依据所述立体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入度与出度,对每种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类,其中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假定所述立体网络为不相关立体网络,则所述条件概率只与上游入度为i出度为j的节点(i,j)的度有关,写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体网络中,平均入度与平均出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中,在网民状态产生转移的过程中,社交网络层环境层、心理层、观点层均会影响网民的传播状态,其中的立体网络参数设置如下述公式所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立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信息传播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立体网络中,一个度为(k,l)的处于易受影响状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岳巍蒋欣怡殷复莲王锦霞郭妍张志强余振宇吴畅陈珺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传媒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