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实心梁,具体是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钢筋混凝土柱是现在房屋、桥梁、水利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建,钢筋混凝土柱按照施工方式分为现浇柱和预制柱,浇钢筋混凝土柱整体性好,但支模工作量大;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比较方便,但要保证节点连接质量。在混凝土实心梁进行加工时,需要首先将钢筋笼放置与模具槽内,接着将混凝土灌输至对应的模具槽内,然后使用工具其表面混凝土抹平,静置后最后将模具与混凝土实心梁分离。
2、然而混凝土实心梁进行上料过程中,通常依赖人工手动搬运钢筋笼,但对于长度较长的钢筋笼,人工搬运显得尤为吃力,往往需要多名工人协作完成,这不仅加重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还容易因握持不稳导致钢筋笼掉落,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对于长度较长的钢筋笼,人工搬运显得尤为吃力,往往需要多名工人协作完成,这不仅加重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还容易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双向螺杆(5)和支撑杆(6),所述第一电机(4)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双向螺杆(5)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的内壁,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5)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7)相对的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5)上,所述支撑杆(6)固连在支撑架(1)的内壁,且两个移动板(7)均套设在支撑杆(6)上,所述中间板(9)的两端均固连在支撑架(1)上,所述双向螺杆(5)和支撑杆(6)的中部均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双向螺杆(5)和支撑杆(6),所述第一电机(4)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双向螺杆(5)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的内壁,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与双向螺杆(5)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7)相对的螺纹套接在双向螺杆(5)上,所述支撑杆(6)固连在支撑架(1)的内壁,且两个移动板(7)均套设在支撑杆(6)上,所述中间板(9)的两端均固连在支撑架(1)上,所述双向螺杆(5)和支撑杆(6)的中部均贯穿设置在中间板(9)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4)和第一螺杆(27),所述第二电机(14)安装在中间板(9)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杆(27)转动连接在中间板(9)的内壁,且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一螺杆(2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t型架(28)的顶端滑动设置在中间板(9)的内壁并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杆(2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23)和第二齿牙(25),所述第三电机(23)安装在升降板(19)的中部,所述第二齿牙(25)固连在滑动板(22)的一侧面,每个所述第三电机(23)的输出端均固连有第二齿轮(24),且第二齿轮(24)与第二齿牙(25)相啮合,每个所述滑动板(22)的另一侧面均固连有若干组第三齿牙(38),每个所述第一转杆(12)的顶端均固连有第一齿轮(21),且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牙(38)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实心梁加工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取机构包括固定框(17),所述固定框(17)固连在第一转杆(12)的底端,所述固定框(1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9)和滑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l型齿板(18),且两个l型齿板(18)均与第四齿轮(39)相啮合,所述固定框(17)的底面固连有底板(41)和转动连接有调节柱(42),所述调节柱(42)的顶端与第四齿轮(39)的底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文,夏叶親,夏漫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煜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