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620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将已有感知数据位置的双基地感知信道数据作为时序特征模态,用以预测互为时序关系的相邻位置的通信小尺度数据。将包含感知数据统计特征和位置拓扑特征的链路模态特征和基于灰度矢量地图的视觉模态特征作为辅助、和感知时序模态组成多模态网络的方法,设计了门控循环单元、预训练深度残差网络、全连接网络分别提取各个模态的特征并给出多时间步时延功率谱的预测结果。基于平稳距离度量的感知和通信点数选取方法,基于时延功率谱度量计算目标区域的平稳距离均值,确保了在预测周期内信道发生非平稳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


技术介绍

1、在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将利用无线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检测、定位、成像、识别等感知功能,获取周围物理环境信息,以此实现通信与感知的软硬件集成与共生性能提升。在isac通感系统中,通信与感知信道的测量与建模是isac系统设计、部署与性能优化的基础,感知数据一般作为先验知识用于辅助通信信道的建模。然而,在实际的isac系统中,感知数据无法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全覆盖回波探测,但在感知信号的盲区仍存在着通信链路的硬性需求,如何基于已知区域的有限感知数据来预知性的建模未知区域的通信信道特性,且基于实际的通感环境的信息来辅助预测的精度与效率,在isac系统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难题。

2、现有技术中,对于isac信道中感知数据的利用集中在将同一时刻的感知簇作为已知先验知识,通过反演定位追踪等算法将感知簇的位置信息记录,解析出感知径的时延和角度,进而基于设定的共享度参数来确定一部分共享散射体的位置和共享簇信息,据此生成一部分通信信道的参数,完成感知数据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知增强的信道多模态预知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张恺恩张源田泽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