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通信,具体涉及一种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高精度光钟系统的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已稳定在10-18量级,其在导航、精密测量、引力波探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光纤的光学频率传递技术是目前可以实现高精度光钟信号远距离传递和比对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国际上多个国家先后计划建立高精度的光纤光频传递网络。
2、目前光频光纤网络主要是利用中继站级联的方式进行设计安装的,而光频信号在利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会由于环境的干扰产生附加相位噪声,恶化传递的光频信号性能。为此需要在中继站发送端利用锁相环实现光纤附加相位噪声的探测与抑制,但由于光纤噪声的量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进行光频传递比对的任务时,需要对每段光纤的噪声抑制参数进行调节优化,但中继站处于外场机房,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光学频率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系统。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多级中继站,每一级中继站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端、光放大端和发送端,前一级中继站的发送端连接至后一级中继站的接收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继站的发送端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OC1、第一声光调制器AOM1和第一法拉第旋光镜FM1,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继站的接收端包括第二声光调制器AOM2、第二光纤耦合器OC2和第二法拉第旋光镜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多级中继站,每一级中继站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端、光放大端和发送端,前一级中继站的发送端连接至后一级中继站的接收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继站的发送端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oc1、第一声光调制器aom1和第一法拉第旋光镜fm1,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继站的接收端包括第二声光调制器aom2、第二光纤耦合器oc2和第二法拉第旋光镜fm2,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抑制参数自调节的光纤光学频率传递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oc1为二进二出的光纤耦合器,通过光纤链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声光调制器aom1和所述第一法拉第旋光镜fm1,用于将10%的光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法拉第旋光镜fm1,其余90%的光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声光调制器aom1;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oc2为一进二出的光纤耦合器,通过光纤链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法拉第旋光镜fm2和所述光放大端,用于将50%的光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法拉第旋光镜fm2,其余50%的光频信号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周茜,臧琦,高静,袁茹,刘涛,董瑞芳,张首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