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托力可调的瓣膜夹合装置和瓣膜夹合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60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托力可调的瓣膜夹合装置和瓣膜夹合系统。其中,瓣膜夹合装置包括:支撑部;中空的调节部,调节部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所述调节部的一端套设在所述支撑部外侧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沿所述支撑部可移动;夹合部,夹合部围设于调节部的外侧;驱动部,驱动部与夹合部连接,以驱动夹合部围绕调节部展开或闭合;其中,所述夹合部相对所述调节部闭合时,所述调节部的近端不超出所述夹合部的近端。这样,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瓣膜夹合装置,能够提高瓣叶与调节部的弹性贴合性,继而提高不同患者的瓣叶生理结构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托力可调的瓣膜夹合装置和瓣膜夹合系统


技术介绍

1、参阅图1,二尖瓣1是位于心脏左心房2与左心室3之间的单向阀,正常健康的二尖瓣1可以控制血液从左心房2流到左心室3,同时避免血液从左心室3流到左心房2。二尖瓣1包括一对瓣叶,称为前叶1a及后叶1b。前叶1a及后叶1b通过腱索4固定于左心室3的乳头肌上。正常情况下,心脏左心室3收缩时,前叶1a和后叶1b的边缘完全对合,避免血液从左心室3流到左心房2。参阅图2,当二尖瓣1的瓣叶或其相关结构发生器质性改变或功能性改变时,如腱索4部分断裂,二尖瓣1的前叶1a和后叶1b对合不良,由此,当心脏左心室3收缩时,二尖瓣1不能完全关闭,导致血液从左心室3反流至左心房2,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称为“二尖瓣反流”。

2、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是指通过向二尖瓣植入瓣膜夹合装置,使用一对可闭合的钳臂将前叶和后叶拉向彼此,减小或消除瓣叶间隙从而治疗二尖瓣反流。现有技术中的瓣膜夹合装置,其在两个钳臂中增加了弹性体,每侧的瓣叶被分别夹持在一侧钳臂和弹性体的一侧之间,通过弹性体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托力可调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在自然状态下呈近似椎体形,所述调节部的近端端面构成椎体的底面,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连接处构成椎体的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多个第一曲面和多个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邻,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曲面分别面向所述夹合部,所述第一曲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外部和/或内部设置有生物相容性薄膜或者生物相容性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托力可调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在自然状态下呈近似椎体形,所述调节部的近端端面构成椎体的底面,所述调节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连接处构成椎体的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多个第一曲面和多个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彼此相邻,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曲面分别面向所述夹合部,所述第一曲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外部和/或内部设置有生物相容性薄膜或者生物相容性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弹性主体,所述弹性主体具有自然状态及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弹性主体的另一端具有开口,且所述弹性主体在压缩状态下,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夹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主体的近端边缘围合形成所述开口,且在所述开口设置有封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超郑贤章张伟伟梁华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