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588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subgt;a</subgt;Ni<subgt;x</subgt;Co<subgt;y</subgt;Mn<subgt;z</subgt;O<subgt;2</subgt;·cA·dB,其中,1.00≤a≤1.20,0.00<c≤0.01,0.00<d≤0.02,0.00≤x<1.00,0.00≤y<0.2,0.00≤z<0.4,x+y+z=1;A为第一包覆物,B为第二包覆物,所述第一包覆物A为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所述第二包覆物B为防碳逃逸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碳包覆改性的快离子导体来改性正极材料,实现了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的同步改善,同时采用硼酸玻璃态的特性包在碳包覆快离子导体的表面,有效防止了碳包覆快离子导体中碳的逃逸。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的同步改善,同时实现了电池安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21世纪能源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锂离子电池在汽车、储能等大型电池领域应用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安全问题,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有机电解液是引起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快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代替电解液发展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是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2、目前,全固态电池还没有商业化,因此大家对于快离子导体提出了新的应用,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提升电池体系的安全性问题。这个思路也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方向,传统工艺是将快离子导体包覆以后,通过烧结工艺稳定在正极材料的表面,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快离子导体是一个很好的导离子的材料,但其导电子的能力偏差,可以说是一个电子绝缘体,这也给快离子导体的单纯包覆带来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碳包覆改性的快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LiaNixCoyMnzO2·cA·dB,其中,1.00≤a≤1.20, 0.00<c≤0.01,0.00<d≤0.02,0.00≤x<1.00,0.00≤y<0.2,0.00≤z<0.4,x+y+z=1;A为第一包覆物,B为第二包覆物,所述第一包覆物A为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所述第二包覆物B为防碳逃逸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碳逃逸化合物在250~450℃时为玻璃态、熔融态或液态,在常温下为固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lianixcoymnzo2·ca·db,其中,1.00≤a≤1.20, 0.00<c≤0.01,0.00<d≤0.02,0.00≤x<1.00,0.00≤y<0.2,0.00≤z<0.4,x+y+z=1;a为第一包覆物,b为第二包覆物,所述第一包覆物a为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所述第二包覆物b为防碳逃逸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碳逃逸化合物在250~450℃时为玻璃态、熔融态或液态,在常温下为固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碳逃逸化合物为硼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为latp或llzo。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包覆的快离子导体改性正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余烨胡安生余虎邓仕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