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6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涉及新能源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主体、充电线和充电枪,充电线和充电枪之间固定连接,充电桩主体的侧面设置收纳清理组件,充电线的上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的收纳清理组件可以使得充电线在收纳和放出的过程中更加有序,避免充电线杂乱缠绕在收线盘上,避免因为充电线随意摆放导致行人绊倒的情况,同时充电线在收纳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清理,除去充电线表面附着的杂物,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伸缩弹簧和按板,在充电结束后,利用伸缩弹簧的作用力,能够更好的将充电枪固定在电枪槽的内侧,同时在将充电枪拔出时,充电接口回弹,将充电口封上,减少灰尘的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环保新能源充电桩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充电设备,专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设计,它采用高效的电能转换技术,将电网中的电能转化为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直流或交流电,充电过程中减少能源损耗与排放,这种充电桩通常配备有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充电功率,适应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同时支持远程监控与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其环保特性体现在:首先,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时,可实现零排放;其次,高效能转换减少了电网压力,有助于节能减排;最后,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避免了能源浪费,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11417965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中国专利号为cn114179651a的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在充电桩本体上设有用于插接充电枪的空腔,还设有用于显示充电量的显示屏: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设有防雨盖,充电桩本体的空腔处的外部固设有卡座,通过卡座将充电枪固定在充电桩本体的空腔内,充电桩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充电枪尾部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线(9)和充电枪(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9)和充电枪(2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和充电线(9)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雨棚(10),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面设置收纳清理组件,所述收纳清理组件包括收线电机(8)、收线盒(7)和对称设置的清理刷(17),所述充电线(9)的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按板(32)和固定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线(9)和充电枪(2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9)和充电枪(2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和充电线(9)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雨棚(10),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侧面设置收纳清理组件,所述收纳清理组件包括收线电机(8)、收线盒(7)和对称设置的清理刷(17),所述充电线(9)的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按板(32)和固定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和充电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1)靠近轴承(2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线盒固定柱(15),两个所述线盒固定柱(15)远离充电桩主体(1)的一端共同与收线盒(7)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盒(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收线盘(23),所述收线盘(23)的外侧开设有线槽(25),所述充电线(9)和线槽(2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收线盘(23)靠近线槽(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盒(7)远离线盒固定柱(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架(11),所述电机固定架(11)与收线电机(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收线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飞轮(12),所述收线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动柱(24)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盒(7)的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两个所述固定板(16)共同与两个清理刷(17)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16)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反复螺纹丝杆(19)与滑动杆(26),所述反复螺纹丝杆(19)延伸至固定板(16)外侧且靠近电机固定架(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飞轮(13),所述第二飞轮(13)和第一飞轮(12)之间共同套设有皮带(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凤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亦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