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18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包含司机室结构外层,司机室结构内层和司机室骨架。司机室结构外层设置在司机室的外侧,作为司机室头罩;司机室结构内层设置在司机室的内部,作为司机室内装;司机室骨架预埋在司机室结构外层和司机室结构内层之间的结构中;司机室结构外层、司机室结构内层和司机室骨架一体固化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将司机室骨架和司机室结构内层(司机室内装)与司机室结构外层(司机室头罩)进行整合,采用复合夹层结构,使司机室骨架、司机室内装和司机室头罩集成一体化,形成了一种复合型司机室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轨道交通的一种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结构主要有司机室头罩、司机室骨架、防寒材、司机室内装等,各结构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和生产安装。这种司机室结构在设计时需考虑各结构安装空间,预留较大公差尺寸;在生产过程,各结构需依次安装,工艺步骤复杂,浪费工时,降低生产效率。

2、传统司机室头罩多为单层玻璃钢或玻璃钢夹芯结构,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在司机室头罩也有应用。由于司机室头罩为曲面结构,司机室骨架为金属拼焊结构,司机室头罩和司机室骨架匹配困难,在司机室头罩和司机室骨架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同时司机室内装需要包住司机室骨架,进一步减少司机室内的空间。

3、现有轨道交通车辆的司机室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设计司机室头罩,然后根据头罩内空间设计司机室骨架,传统的曲面司机室头罩与拼焊的司机室骨架匹配困难,两者之间容易存在较大空隙。而司机室内装在设计时需要完全包住司机室骨架,考虑到安装情况,司机室内装一般设计为三块。

4、司机室结构在生产安装过程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电气设备所需线束的电气设备走线腔体,所述电气设备走线腔体预埋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外层和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之间的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司机室结构中间层,所述司机室结构中间层填充除了所述电气设备走线腔体和所述司机室骨架之外的所述司机室结构外层和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之间结构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滑槽设置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上并且朝向司机室的内部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电气设备所需线束的电气设备走线腔体,所述电气设备走线腔体预埋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外层和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之间的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司机室结构中间层,所述司机室结构中间层填充除了所述电气设备走线腔体和所述司机室骨架之外的所述司机室结构外层和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之间结构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滑槽设置在所述司机室结构内层上并且朝向司机室的内部配置,以用于司机室与其他部件的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骨架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壁厚为3~8mm,所述空心管的横截面长度为40~80mm;并且所述司机室骨架在其长度方向上是随所述司机室结构外层的曲面进行延伸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司机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走线腔体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壁厚为1~2mm,所述空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超邢淑梅马文杰葛永才水超越臧兰兰郑福强郭吉东曲晓梅张敬大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