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98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包括泵壳、叶轮及驱动电机;泵壳具有腔体及位于腔体内的吸入流道,且其外壁面朝向腔体内凹设有驱动腔,腔体、驱动腔及吸入流道依次连通,且腔体与吸入流道分别设有连通外部的连通口,驱动腔远离腔体的一侧开口;叶轮绕其轴向转动设于驱动腔,并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流体依次流经吸入流道、驱动腔及腔体;驱动电机的机壳盖设于驱动腔的开口,且其转轴自机壳内伸入驱动腔中,并连接于叶轮,用于驱使叶轮绕其轴向转动。本方案不需要联轴器来传动,避免了因轴系不对中而引起的振动异响,同时使得自吸泵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减小自吸泵体积与重量,缩小整体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利于在船舶机舱等空间狭小区域的安装,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吸泵,具体涉及一种自吸泵。


技术介绍

1、离心泵是船舶、工农业领域重要的流体输送设备,传统自吸离心泵普遍采用泵体外置电机驱动泵内叶轮的方式工作。例如,专利cn 211174639 u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其包括电机与泵体,电机的输出轴与泵体的叶轮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并在电机与泵体之间的半联轴节上均布有固定槽,两个半联轴节之间通过凹字形的锁紧块锁紧连接,拆装方便,且连接牢固。

2、然而,叶轮在泵体内而电机在泵体外,两者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轴系对中不良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机械振动噪音。且泵体、驱动轴和电机三者同轴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导致三者在轴向有较大的尺寸,且重量较大,不利于在船舶机舱等空间狭小区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自吸泵,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吸式离心泵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及叶轮,存在体积与重量较大,且易因轴系对中不良造成异常振动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p>

3、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转子及两组定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两组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壁,且位于所述转子轴向上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在其轴向上的两端设有定子腔,各所述定子腔的内壁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朝向另一所述定子腔延伸设有环形隔板,两组所述定子分别设于两组所述定子腔中,所述转子位于两个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并与各所述定子预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机壳远离所述腔体的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转子及两组定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机壳内,并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两组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内壁,且位于所述转子轴向上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在其轴向上的两端设有定子腔,各所述定子腔的内壁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朝向另一所述定子腔延伸设有环形隔板,两组所述定子分别设于两组所述定子腔中,所述转子位于两个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并与各所述定子预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机壳远离所述腔体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过流间隙,并沿其轴向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连通所述过流间隙及所述驱动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间隙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正对于所述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支撑环、两组永磁体、两组转子铁芯及两个转子密封盖板,所述支撑环套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并位于两个所述环形隔板之间,且其轴向上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安装槽,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鑫徐子昂王如意王冰倩吕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