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64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包括镜头主体,设置于镜头主体上方的两个前固定组,设置于镜头主体内的快反镜组,设置于镜头主体右方的中继组;中继组为水平设置,快反镜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个前固定组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20°设置,并且两个前固定组之间的夹角为40°;该大视场红外镜头,所使用1280*1024@10μm中波制冷型探测器,视场角≥84.5°x54.2°,成像性能良好;光学系统的F数为2.0,增加系统通光量,提高灵敏度;畸变≤1.0%;镜头体积小,结构紧凑,提高透镜的装调精度;采用光学无热化设计消除热差、色差,在‑40℃~+70℃温度范围内实现无热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镜头,具体涉及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军事、安防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相关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因中波红外热像仪对特征目标探测识别率高,可以实现全天候实时警戒,在边防、海关、机场等地方装备需求在不断增涨。

2、对特征目标的搜索探测和识别需要大视场角、长焦距和大通光口径,一般使用多个热像仪拼接或者使用多视场热像仪,长焦距识别、短焦距搜索探测,这两种方式体积重量相对较大,不利于模块化集成;本专利设计了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通过快反镜组快速切换左右光路,同时利用后端处理器进行图像拼接,不仅满足大视场、长焦距和大通光口径的要求,同时减小结构尺寸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采用二次成像系统,实现100%的冷光阑匹配,减小系统杂散光,有效减小体积重量,设计控制畸变量,提高对探测目标位置的精准输出。

2、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大视场红外镜头,包括镜头主体,设置于镜头主体上方的两个前固定组,设置于镜头主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主体(4),设置于镜头主体(4)上方的两个前固定组(1),设置于镜头主体(4)内的快反镜组(2),设置于镜头主体(4)右方的中继组(3);所述中继组(3)为水平设置,所述快反镜组(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两个前固定组(1)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20°设置,并且所述两个前固定组(1)之间的夹角为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反镜组(2)通过电机旋转带动反射镜进行角度调节,所述快反镜组(2)调节角度范围是-10°~10°。

3.如权利要求1述的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主体(4),设置于镜头主体(4)上方的两个前固定组(1),设置于镜头主体(4)内的快反镜组(2),设置于镜头主体(4)右方的中继组(3);所述中继组(3)为水平设置,所述快反镜组(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两个前固定组(1)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20°设置,并且所述两个前固定组(1)之间的夹角为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反镜组(2)通过电机旋转带动反射镜进行角度调节,所述快反镜组(2)调节角度范围是-10°~10°。

3.如权利要求1述的大视场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组(1)包括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第三透镜组(1-3),第七压圈(7),所述第一透镜组(1-1)包括第一透镜(1-4)、第一镜框(1-10)、第一压圈(1-5),所述第一透镜(1-4)设置于第一镜框(1-10)内,所述第一压圈(1-5)设置于第一透镜(1-4)上方;所述第二透镜组(1-2)包括第二透镜(1-6)、第二镜框(1-11)、第二压圈(1-7),所述第二透镜(1-6)设置于第二镜框(1-11)内,所述第二压圈(1-7)设置于第二透镜(1-6)上方;所述第三透镜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洋洋马仁旺朱欢利李龙杨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