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48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包括底板、底座、两个竖杆、夹持块、外筒、内筒和两个防护板,底座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两个竖杆均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并呈对称分布,夹持块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竖槽,两个竖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竖槽内,底座的顶部和夹持块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夹槽,外筒可拆卸安装在下方的弧形夹槽内,内筒转动安装在外筒内。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利用防护板和防护管对轴承座的前后两侧进行有效防护,避免轴承被来自前后两侧的外部冲击损毁,提升轴承座前后两侧的抗冲击能力,还能够方便对防护盖进行安装拆卸和更换,并提升轴承座顶部的抗冲击能力,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配件,具体为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


技术介绍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传统的轴承座,抗冲击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导致轴承结构出现损毁。

2、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12717658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耐冲击的立式外球面轴承座,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轴承,轴承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内侧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抗冲机构。

3、上述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该装置虽然能够对轴承座的顶部进行抗冲击防护,但是对轴承座的前后两侧缺乏防护,使得轴承易被来自前后两侧的外部冲击损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座(2)、两个竖杆(3)、夹持块(4)、外筒(7)、内筒(8)和两个防护板(11),所述底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个所述竖杆(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2)的顶部并呈对称分布,所述夹持块(4)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竖槽(5),两个所述竖杆(3)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竖槽(5)内,所述底座(2)的顶部和所述夹持块(4)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夹槽(6),所述外筒(7)可拆卸安装在下方的所述弧形夹槽(6)内,所述内筒(8)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筒(7)内,两个所述防护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侧。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座(2)、两个竖杆(3)、夹持块(4)、外筒(7)、内筒(8)和两个防护板(11),所述底座(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个所述竖杆(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2)的顶部并呈对称分布,所述夹持块(4)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竖槽(5),两个所述竖杆(3)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竖槽(5)内,所述底座(2)的顶部和所述夹持块(4)的底部均开设有弧形夹槽(6),所述外筒(7)可拆卸安装在下方的所述弧形夹槽(6)内,所述内筒(8)转动安装在所述外筒(7)内,两个所述防护板(11)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定位槽(9),两个所述防护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10),四个所述定位杆(10)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定位槽(9)内,两个所述防护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底座(2)的前后两侧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的外球面轴承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斌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永昶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