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光中专利>正文

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及包含其的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39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4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及包含其的电源插座,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该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包括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动铁芯、电磁线圈、主静触头和主动触头,主动触头通过支撑板连接动铁芯,动铁芯设于上永磁体与下永磁体间,动铁芯活动穿过电磁线圈,还包括整流电源、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绝缘连板和触头总成,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静触头,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静触头,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间设有用于连接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的触头总成,触头总成通过绝缘连板连接动铁芯;本技术能够实现触头的稳定可靠跳闸与合闸状态,简单可靠,响应速度快、可控性更优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及包含其的电源插座,属于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1、传统操动机构主要由连杆、锁扣及能量供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只能接受自动跳闸控制停电指令,必须手动复位合闸送电的单稳态∕单线圈永磁操动机构,可控性较差。

2、同时,传统操动机构环节多,因此累计运动公差大且响应速度缓慢、可控性差、效率低,响应时间一般要几十毫秒。

3、上述问题是在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及包含其的电源插座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响应速度缓慢、可控性差、效率低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包括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动铁芯、电磁线圈、主静触头和主动触头,主动触头通过支撑板连接动铁芯,动铁芯设于上永磁体与下永磁体间,动铁芯活动穿过电磁线圈,还包括整流电源、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绝缘连板和触头总成,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包括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动铁芯、电磁线圈、主静触头和主动触头,主动触头通过支撑板连接动铁芯,动铁芯设于上永磁体与下永磁体间,动铁芯活动穿过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电源、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绝缘连板和触头总成,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静触头,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静触头,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间设有用于连接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的触头总成,触头总成通过绝缘连板连接动铁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触头框架采用U形金属触头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包括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动铁芯、电磁线圈、主静触头和主动触头,主动触头通过支撑板连接动铁芯,动铁芯设于上永磁体与下永磁体间,动铁芯活动穿过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电源、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绝缘连板和触头总成,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一静触头,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第二静触头,第一静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间设有用于连接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的触头总成,触头总成通过绝缘连板连接动铁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触头框架采用u形金属触头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圈双稳态电磁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光中
申请(专利权)人:闵光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