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极片,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极片通常是运用在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主要作用是用于导电和传递电信号的器件。
2、经检索,中国申请号为cn202222593862.2中提出,一种理疗电极片加工用裁剪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数控裁切机,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安装有电极片加工片材,所述数控裁切机切割端延伸至电极片加工片材的上方;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电极片加工片材的下方安装有支撑组件;该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式的第二竖板和可拆卸式的收卷辊,不仅能够方便对收卷辊进行更换,也实现便于对安装在收卷辊上的电极片加工片材进行上下料的目的;通过设置传动组件,能够方便对电极片加工片材进行收放,配合数控裁切机能够循环不断的对电极片加工片材进行裁切,提高裁切的效率和便捷性,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利用可移动式的竖版和可拆卸式的收卷辊等对电极片实现快速安装和放置的功能,从而提升裁切的效率和便捷性。
3、上述现有技术中是对电极片进行裁切,而电极片在裁切后还需要对其表面裁切产生的毛刺等进行打磨去除,而传统的电极片的去毛刺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是与裁切装置分开使用,且去毛刺的方式是利用电机带动单组打磨板对电极片的一侧进行打磨处理,一面打磨结束后,利用手动或机械对电极片进行翻转后再对其另一面进行打磨,使得电极片的加工效率相对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片表面去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裁切器,且底座中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便于传动的动力组件,且动力组件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便捷去毛刺的打磨组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座远离支架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组件,且自动上料组件一侧设置有传输组件。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动力组件包括支架上侧固定连接的电机,且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下端插设在固定架内,且固定架靠近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第一传动杆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带,且第一传动带远离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两侧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且第二传动杆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远离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且第三传动杆下侧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打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相对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盘,且固定盘相对的一侧贴合有卡盘,卡盘两端靠近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且卡板中端内部贯穿啮合有螺栓,螺栓靠近固定盘的一端插设啮合在固定盘内,且卡盘远离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磨盘。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自动上料组件包括底座远离支架一端上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输送带远离第一气缸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辊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传输组件包括底座中端上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且固定杆外侧套设有自动旋转盘,自动旋转盘下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且固定杆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自动旋转盘上侧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器,且自动旋转盘外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该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对电极片进行打磨时,先将电极片通过裁切器进行裁切后,再启动动力组件带动打磨组件运转,通过打磨组件对电极片的两侧进行同时打磨处理,可以实现对电极片的两侧同时打磨,便于提升打磨速度,进而提升加工效率。
10、该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对电极片进行上料时,先将电极片通过自动下料组件进行下料,然后利用传输组件对其进行限位和传输处理,可以实现自动上下料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裁切器(11),且底座(1)中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端固定连接有便于传动的动力组件,且动力组件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便捷去毛刺的打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支架(12)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组件,且自动上料组件一侧设置有传输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支架(12)上侧固定连接的电机(2),且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1),所述第一传动杆(21)下端插设在固定架(22)内,且固定架(22)靠近支架(1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架(12)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1)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3),且第一传动带(23)远离第一传动杆(21)的一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4),所述第二传动杆(24)两侧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2)上,且第二传动杆(24)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带(25),所述第二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21)和第三传动杆(26)相对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盘(3),且固定盘(3)相对的一侧贴合有卡盘(31),所述卡盘(31)两端靠近固定盘(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32),且卡板(32)中端内部贯穿啮合有螺栓(33),所述螺栓(33)靠近固定盘(3)的一端插设啮合在固定盘(3)内,且卡盘(31)远离固定盘(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磨盘(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组件包括底座(1)远离支架(12)一端上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输送带(4),且第一输送带(4)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1),所述第一输送带(4)远离第一气缸(4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辊轴(4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底座(1)中端上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杆(5),且固定杆(5)外侧套设有自动旋转盘(51),所述自动旋转盘(51)下侧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固定杆(5)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52),所述自动旋转盘(51)上侧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器(53),且自动旋转盘(51)外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54),所述第二输送带(54)下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裁切器(11),且底座(1)中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端固定连接有便于传动的动力组件,且动力组件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便捷去毛刺的打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支架(12)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组件,且自动上料组件一侧设置有传输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片表面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支架(12)上侧固定连接的电机(2),且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1),所述第一传动杆(21)下端插设在固定架(22)内,且固定架(22)靠近支架(1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架(12)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1)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3),且第一传动带(23)远离第一传动杆(21)的一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4),所述第二传动杆(24)两侧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2)上,且第二传动杆(24)下端外侧套设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带(25),所述第二传动带(25)远离第二传动杆(24)的一端内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杆(26),且第三传动杆(26)下侧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2)上。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冲,张智帆,张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众邦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