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436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涉及底泥土壤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围堰模块、底泥土壤堆存区、过滤模块、吸附模块和集水导流模块;所述围堰模块,呈顶部和底部开口的四边形围堰状;在所述围堰模块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底泥土壤堆存区、所述过滤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集水导流模块。本技术利用过滤模块的格栅层、卵石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及反滤土工布逐层过滤实现泥水分离。底泥余水经吸附模块中沸石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实现余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该装置在高效优化底泥土壤脱水干化的同时对底泥土壤余水中污染物实现吸附净化,可为大规模底泥干化工程提供一种新的底泥处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底泥土壤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底泥土壤是水环境治理工程中主要的内源污染之一,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最终沉降富集在底泥土壤中。当水体温度、ph、溶解氧等条件改变或底泥土壤受到扰动时,底泥土壤就会作为“污染源”将富集的污染物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及城市形象造成影响。

2、底泥土壤脱水固化及余水净化是底泥土壤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条件。目前,常用的底泥土壤脱水技术包括土工管袋脱水法、机械脱水法及堆场自然晾晒法等。土工管袋脱水法是将底泥土壤及脱水药剂混合加入由聚丙烯材质编制的土工管袋中,底泥土壤在化学絮凝及土工管袋的压滤作用下不断排出自由水及孔隙水,该方法可就地脱水且处理量较大,但施工操作面积较大,对工程场地的要求较高,且加入的脱水药剂会对周边的土壤及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3、机械压滤法可解决土工管袋脱水法的二次污染等问题,机械压滤法是采用板框压滤机及离心脱水机等机械所产生的压力或离心作用去除底泥土壤中的自由水。然而,由于底泥土壤中的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模块、底泥土壤堆存区、过滤模块、吸附模块和集水导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模块采用混凝土墙体结构,所述围堰模块内侧敷设有聚丙烯防渗土工膜,所述围堰模块的侧壁边坡比为1:1.5,所述围堰模块内部设置1至n个所述底泥土壤堆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泥土壤堆存区下方的格栅层、安装于所述格栅层下方的卵石过滤层、安装于所述卵石过滤层下方的细砂过滤层、安装于所述细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模块、底泥土壤堆存区、过滤模块、吸附模块和集水导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模块采用混凝土墙体结构,所述围堰模块内侧敷设有聚丙烯防渗土工膜,所述围堰模块的侧壁边坡比为1:1.5,所述围堰模块内部设置1至n个所述底泥土壤堆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泥土壤堆存区下方的格栅层、安装于所述格栅层下方的卵石过滤层、安装于所述卵石过滤层下方的细砂过滤层、安装于所述细砂过滤层下方的反滤土工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的栅条为圆柱形栅条,过滤孔径为30mm,所述格栅层厚度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泥土壤处置用分离及余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过滤层采用粒径为10mm~20mm鹅卵石滤料,填充厚度为200mm;所述细砂过滤层采用粒径为2mm~3mm石英砂滤料,填充厚度为1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星路晏闻博刘飞金弈李瓒丁驰裴宇王鸿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