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18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及用电设备,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绝缘件;电极组件为卷绕结构,沿电极组件的卷绕方向,电极组件的正极极片具有正极收尾端,电极组件的负极极片具有超出正极收尾端的负极收尾段;绝缘件设置于负极收尾段靠近正极收尾端的一侧,绝缘件与正极极片沿卷绕方向排布,提升了电极组件膨胀时与外壳作用力的均匀性,降低电极组件膨胀后在正极收尾端对应位置受到外壳的作用力后电极组件靠近卷绕中心的圈层发生内陷的风险或者缓解电极组件膨胀后在正极收尾端对应位置受到外壳作用力后电极组件靠近卷绕中心的圈层发生内陷的程度,提升了电芯的良率和电芯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领域。随着电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及用电设备,以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和绝缘件。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结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绝缘隔离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卷绕方向,所述正极极片具有正极收尾端,所述负极极片具有超出所述正极收尾端的负极收尾段。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负极收尾段靠近所述正极收尾端的一侧,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正极极片沿所述卷绕方向排布。

3、在以上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实施例方式中,负极收尾段靠近正极收尾端的一侧设置绝缘件,绝缘件与正极极片沿卷绕方向排布,即绝缘件填充于正极收尾端和负极极片的负极收尾端之间的空间,并填充在负极收尾段靠近正极收尾端的一侧间隙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绝缘件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正极收尾端与所述绝缘件之间的距离为L1,0.1mm≤L1≤0.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0.2mm≤L1≤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负极收尾段超出所述绝缘件远离所述正极收尾端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绝缘件的长度为L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绝缘件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正极收尾端与所述绝缘件之间的距离为l1,0.1mm≤l1≤0.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0.2mm≤l1≤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负极收尾段超出所述绝缘件远离所述正极收尾端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方向,所述绝缘件的长度为l2,所述负极收尾段的长度为l3,0.6≤l2/l3≤0.9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0.7≤l2/l3≤0.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厚度小于所述正极极片在所述正极收尾端处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厚度为h1,所述正极极片在所述正极收尾端处的厚度为h2,0.6≤h1/h2≤0.9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0.7≤h1/h2≤0.8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沿所述负极极片的厚度方向,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