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香椿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香椿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椿耐贫瘠、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然而长期以来,香椿栽培介于材用林和蔬菜之间,一直处于零星种植状态,栽培面积不大,多为自然散生,粗放管理、树形杂乱,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产量低,季节性强,经济效益较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开始用香椿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食用林,香椿的栽培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在繁殖方式、栽培方式等方面均进行了较大技术变革,从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插扦繁殖到组培快繁等,研发出了一套适合原始材料稀少的香椿优良品种的繁殖方式。栽培模式上,开始转向集约化、大面积的栽培模式,发展了矮化密植栽培、椿粮间作、水培瓶栽、设施化栽培等低成本、高效益的栽培模式。尤其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对香椿矮化密植技术开展了较多研究工作,使菜用香椿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日光温室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促进了香椿规模化栽培。
2、北方香椿芽多为当季时令,而南方则几乎周年皆可产出香椿芽。利用南方充足的光热条件周年生产香椿芽,于夏天香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香椿种植位置为距离滴水线小于1.5米范围内,光伏板之间的距离在2.0至2.5米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定位香椿种植位置后,使用钻地打孔机挖定植穴,孔洞直径30至40cm、深度30至35cm,株距60cm至70cm,矮化密植密度约1000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种植时间为秋季至春季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香椿种植位置为距离滴水线小于1.5米范围内,光伏板之间的距离在2.0至2.5米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定位香椿种植位置后,使用钻地打孔机挖定植穴,孔洞直径30至40cm、深度30至35cm,株距60cm至70cm,矮化密植密度约1000株/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种植时间为秋季至春季萌芽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栽植裸根苗时进行浆根处理,再将苗木置于穴内中央,保持直立以及根系舒展,边覆土边踏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板下种植香椿芽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栽植营养杯苗或托盘苗时将杯苗或托盘苗置于穴内中央,保持直立、边覆土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荣民,莫爱媛,韦燕妮,王敬文,陈代云,黄秋敏,黄玉珍,莫雅娴,班华都,冯彩芬,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