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酸铵的溶液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383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碳酸铵的溶液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稀土碳酸盐采用天然气灼烧,得到稀土氧化物和第一尾气;2)将第一尾气经尾气冷却器换热并回收热量;将冷却后的第一尾气通入急冷塔,并用氨水循环喷淋,得到第二尾气;3)将第二尾气在定‑转子反应器内用氨水吸收,得到含碳酸铵的溶液,同时将形成的第三尾气通入尾气吸收塔内用酸除去残余的氨,将所得符合排放标准的第四尾气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低浓度氨水实现碳的回用,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碳酸铵的溶液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稀土矿物冶炼分离过程中普遍采用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混合氨水沉淀剂制备稀土碳酸盐,进而将稀土碳酸盐灼烧转型为氧化稀土。混合沉淀剂体系较单一碳沉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配制沉淀剂用水量、极大减少沉淀剂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提高沉淀剂的浓度和利用率、降低水处理成本,使得沉淀过程体系控制更加稳定。

2、目前,在稀土碳酸盐热分解制备氧化物过程中,对于稀土体量庞大的企业,多采用天然气在灼烧窑内约1000℃条件下灼烧,再加上稀土碳酸盐热解过程本身就有二氧化碳释放,因此,会排放出大量且带有余热的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尾气,不仅造成大量碳外排,同时损失了热能。此外,在稀土冶炼或碳沉过程中,从氯化铵废水中回收了大量的较低浓度的氨水,由于氨水浓度低,市场利润低,多为企业自给自足,但仍有部分氨水过剩。

3、目前,对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的主要技术为吸收法,吸收溶剂包括有机胺和氨水等,而有机胺无法对二氧化碳进行直接转化利用,极大限制了规模化。氨水吸收二氧化碳是目前工业中生产制备碳酸氢铵最主要的方法,通过采取气液反应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碳酸铵的溶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尾气的温度为180~250℃,第一尾气的湿基流量为6500~7000Nm3/h,二氧化碳含量为4.0~5.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第一尾气经尾气冷却器换热并回收热量,用于车间供暖系统;将冷却后的第一尾气经风机加压后通入急冷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氨水的总用量为430~460kg/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碳酸铵的溶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尾气的温度为180~250℃,第一尾气的湿基流量为6500~7000nm3/h,二氧化碳含量为4.0~5.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第一尾气经尾气冷却器换热并回收热量,用于车间供暖系统;将冷却后的第一尾气经风机加压后通入急冷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氨水的总用量为430~460kg/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二尾气的温度为40~45℃;第二尾气的流量为4200~4700nm3/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蔚腊先张永华崔建国王俊鹏赵心毓桑晓云宋云华赵扬魏玉胜沈江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稀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