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监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354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8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监护车,包括:支撑构件、支撑臂、连接卡钩、监护座以及滚轮;其中,滚轮设置于支撑构件的底部,用于带动支撑构件移动;支撑臂的一端与支撑构件相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连接卡钩相连接,连接卡钩用于连接病床;监护座设置于支撑构件,用于放置监护仪。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监护车,可将监护仪放置在监护座上,并且可利用连接卡钩与病床的床架进行连接,因此可以增加了监护车放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便于其与转运的病床进行同步移动,实现了对患者转运的过程中监测仪的同步移动使用,避免对患者转运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监护仪的情况发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监护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一些住院卧床的病患人员,常需要采用监护仪时刻监护其身体情况,但是当病患随病床在医院内在不同区域转移进行身体检查或者治疗时,监护仪则没办法与病床同步转移,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搬抬或者手持,配合病床移动,操作非常麻烦,占用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监护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病患随病床在医院内在不同区域转移进行身体检查或者治疗时,监护仪则没办法与病床同步转移,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搬抬或者手持,配合病床移动,操作非常麻烦,占用医疗资源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监护车,包括:支撑构件、支撑臂、连接卡钩、监护座以及滚轮;其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构件移动;

3、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卡钩相连接,所述连接卡钩用于连接病床;所述监护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用于放置监护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

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座形成有安装槽,且用于放置所述监护仪。

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消毒罐、泵座、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以及雾化喷头;其中,所述泵座设置于所述监护座,所述消毒罐与所述泵座可拆卸连接;

6、所述泵座形成有安装腔,且所述泵的进口端通过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消毒罐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所述监护座,且所述雾化喷头通过所述第二输送管与所述泵的出口端相连通。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驱动装置、安装构件以及紧固螺栓;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顶部以及底部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安装口移动;

8、所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监护座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构件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构件带动所述雾化喷头升降。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输送管设置于所述通道内,并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散热风扇以及散热罩;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内壁和外壁的安装空间,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散热罩罩设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防护垫脚,且所述防护垫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监护座包括支撑板、限位板以及调节螺杆;其中,所述支撑板呈l形;所述限位板设置于l形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口处,并且与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调节螺杆相连接。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固定环以及锁紧螺栓;其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构件的远离所述连接卡钩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并且经由所述锁紧螺栓锁紧。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两侧;任一所述支撑臂均配设有一个连接卡钩。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仪器台,所述仪器台形成有安装缺口,且通过所述安装缺口卡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安装环以及物品框;其中,所述安装环固定在所述物品框上,且所述安装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滚轮座,且所述滚轮座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座。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为伸缩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监护车,可将监护仪放置在监护座上,并且可利用连接卡钩与病床的床架进行连接,因此可以增加了监护车放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便于其与转运的病床进行同步移动,实现了对患者转运的过程中监测仪的同步移动使用,避免对患者转运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监护仪的情况发生,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方便。

22、此外,通过泵可以将消毒罐内部的消毒液例如酒精经由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输送给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可以对消毒液例如酒精雾化,并且喷洒到安装在监护座内部的监护仪的表面,实现了对监护仪的消毒的操作,通过对监护仪定期消毒,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也是对仪器保养和维护的重要一环,通过定期消毒,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确保其性能稳定,提高医疗质量。

23、此外,利用散热风扇可以对监护仪进行主动散热处理,从而避免其温度升高,进而保护监护仪内部的电子元件,延长监护仪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保证监护仪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不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构件、支撑臂、连接卡钩、监护座以及滚轮;其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座形成有安装槽,且用于放置所述监护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消毒罐、泵座、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以及雾化喷头;其中,所述泵座设置于所述监护座,所述消毒罐与所述泵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驱动装置、安装构件以及紧固螺栓;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顶部以及底部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安装口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输送管设置于所述通道内,并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散热风扇以及散热罩;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内壁和外壁的安装空间,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散热罩罩设在所述散热风扇的外部;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座包括支撑板、限位板以及调节螺杆;其中,所述支撑板呈L形;所述限位板设置于L形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口处,并且与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调节螺杆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固定环以及锁紧螺栓;其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支撑构件的远离所述连接卡钩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并且经由所述锁紧螺栓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两侧;任一所述支撑臂均配设有一个连接卡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仪器台,所述仪器台形成有安装缺口,且通过所述安装缺口卡设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构件、支撑臂、连接卡钩、监护座以及滚轮;其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构件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座形成有安装槽,且用于放置所述监护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消毒罐、泵座、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以及雾化喷头;其中,所述泵座设置于所述监护座,所述消毒罐与所述泵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车还包括驱动装置、安装构件以及紧固螺栓;其中,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顶部以及底部的安装口,所述安装构件能够沿着所述安装口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监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安装构件的长度方向顺次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构件形成有与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输送管设置于所述通道内,并且分别与多个所述雾化喷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监护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晨殷志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