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换热器、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35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换热器、电池包及车辆,所述电池换热器包括分汇流结构,所述分汇流结构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电池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电池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通。本申请能够提高电池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换热器、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采用电池换热器对电池包中的电池进行换热。

2、现有技术采用口琴管作为电池换热器,换热工质在换热其中进行气液两相的变化,口琴管的每一流道均为直管,导致靠近进口的温度度与远离进口的温度度差大,进而引起电池换热不均。因此需要优化电池换热器的流道,当流道具备分流或汇流功能时,换热工质会在换热器中进行分流或汇流。然而如何设计分汇流结构,优化换热工质在不同流道中的流阻,使电池换热器尽可能的均匀换热,以使电池各部分温差减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良好换热性能的电池换热器。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换热器,所述电池换热器包括分汇流结构,所述分汇流结构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

3、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截面面积;

4、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电池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器包括分汇流结构(204),所述分汇流结构(204)包括第一流道(207)、第二流道(201)和第三流道(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b∈[1/3,10],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b为所述电池换热器的流道板(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s2∈[1/20,1],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s2为所述第一流道(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器包括分汇流结构(204),所述分汇流结构(204)包括第一流道(207)、第二流道(201)和第三流道(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b∈[1/3,10],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b为所述电池换热器的流道板(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s2∈[1/20,1],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s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r2∈[1/7,5/2],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r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靠近所述电池换热器的基板(3)的第二倒角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b∈[1/3,10],h1/s2∈[1/20,1],h1/r2∈[1/7,5/2],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b为所述电池换热器的流道板(2)的厚度,s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宽度,r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靠近所述电池换热器的基板(3)的第二倒角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h1/b∈[1/3,5/1],h1/s2∈[1/15,1/3],h1/r2∈[1/7,2/5],其中,h1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深度,b为所述电池换热器的流道板(2)的厚度,s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宽度,r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靠近所述电池换热器的基板(3)的第二倒角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a/s2≥0.05,其中,a为所述电池换热器的基板(3)的厚度,s2为所述第一流道(207)或所述第二流道(201)或所述第三流道(202)的最大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s3/s4∈[5/20,4],其中,s3为所述第二流道(20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黄伟马锐平朗高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