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及气密性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286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包括多节车厢,每一车厢设有密封舱,相邻车厢的密封舱相互贯通,且在各节车厢连接处设有使各节车厢的密封舱内部相互隔开的隔断结构;每节车厢装有压力传感器。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密性试验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及气密性试验方法,通过包括多节车厢形成多车编组,各车厢装设压力传感器,多节车厢设置整体密封舱,且在各节车厢连接处设有使各节车厢的密封舱内部相互隔开的隔断结构,可以模拟多节车厢贯通以及隔断的两种状态,这样,可以研究单节与多节车厢的静态密封指数关系、单节与多节车厢的动态密封指数关系、以及单节与多节车厢静态与动态密封指数之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交通,特别是涉及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及气密性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对车体气密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车试验测试得到,但实车试验受现场试验条件限制,很难得到车体动态气密性准确结果。此外,实车试验的动态试验不是在静态试验后立即进行的,且现场试验的车体运行一段时间后,气密性发生变化,因此同一工况下的动态气密性试验结果很难与静态气密性试验结果对应。

2、也有部分研究采用动模型试验方式,但目前动模型试验对于列车密封指数的研究,仅为单节车厢的静态密封试验和动态密封试验,无法得到多节车厢下列车动态密封指数的劣化规律;其次模型车体的密封性能较差,导致难以有效地控制等效泄露面积这一变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及气密性试验方法,可以研究单节与多节车厢的静态密封指数关系、单节与多节车厢的动态密封指数关系、以及单节与多节车厢静态与动态密封指数之间的关系。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包括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车厢,每一车厢设有密封舱,相邻车厢的密封舱相互贯通,且在各节车厢连接处设有使各节车厢的密封舱内部相互隔开的隔断结构;每节车厢装有压力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头尾车厢各装有6个压力传感器,中间车厢装有4个压力传感器,以形成多个测点来分析车厢内部密封指数的变化规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各节车厢包括外壳,外壳与密封舱相固定,各节车厢的外壳上设有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上,能通过调节螺丝预紧力获取不同的密封性能,所述车门可拆卸地固定在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车厢,每一车厢设有密封舱,相邻车厢的密封舱相互贯通,且在各节车厢连接处设有使各节车厢的密封舱内部相互隔开的隔断结构;每节车厢装有压力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头尾车厢各装有6个压力传感器,中间车厢装有4个压力传感器,以形成多个测点来分析车厢内部密封指数的变化规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各节车厢包括外壳,外壳与密封舱相固定,各节车厢的外壳上设有车门,所述车门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上,能通过调节螺丝预紧力获取不同的密封性能,所述车门可拆卸地固定在外壳上,其上设有泄露孔,能通过更换不同泄露孔的车门来模拟不同的等效泄露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采集口在车厢上形成测点,车厢内外的测点相互对应,安置于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车外压力采集口由车体外壳内部向外部伸出,车内压力采集口由密封舱外部向内部伸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性试验缩比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设备,所述压力传感器主体、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设备安装于设置在车体运行方向左侧的内部设备安装区域处,内部设备安装区域位于密封舱下部设置的避让空间内,使所有试验装置均安装于外壳之内。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祖振南刘劲李科李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