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采,具体涉及一种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稠油注蒸汽开采面临着高耗能、高碳排放、低经济效益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注汽开发还存在着受地面注汽管网限制、非预应力完井注汽安全隐患、地面高温高压危害等问题。另外还有部分稠油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埋深大、出砂、存在边底水等问题,注汽干度无法保障,或热采开发效果不佳。同样电加热举升技术,也存在能耗高、投入成本高、以及有效区域局限于井筒中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新的降粘冷采技术。一是为稠油开发寻找节能、降耗、减排的开发手段;二是为不适用热采的稠油区块提供有效的降粘增产技术,可以有力地推动油气企业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工作。
2、目前在油田公司各采油厂开展过相关技术试验,主要采用商品化磺酸盐类降粘剂,注入工艺采用一次性注入,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降粘剂降粘性能低,降粘率在95%以下,降粘剂在井下的混溶性较差,对胶质+沥青质含量超过30%的原油,降粘效果差,最高适用原油粘度20000mpa·s;形成的o/w乳化物稳定性差,无法兼顾降粘和洗油两方面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利用Span-60和TW-80按照不同比例配制一系列HLB值不同的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取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配置浓度1%,按照油水质量比7:3的比例,将脱水原油与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溶液共200ml置于烧杯中,恒温70℃,静置1h后,搅拌形成混合均匀的油水乳状液,取20ml置于离心管中,恒温静置6h,对比析出水的体积获取原油HLB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高温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利用span-60和tw-80按照不同比例配制一系列hlb值不同的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取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配置浓度1%,按照油水质量比7:3的比例,将脱水原油与用于标定的复配乳化剂溶液共200ml置于烧杯中,恒温70℃,静置1h后,搅拌形成混合均匀的油水乳状液,取20ml置于离心管中,恒温静置6h,对比析出水的体积获取原油hlb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高温高压反应釜中,通入n2作为保护气体,然后加thf作为溶剂,升温至30℃,将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和侧链接枝剂2-苯乙醇、硬脂醇以及豆甾醇,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升温至60℃,加少量ptsa作为催化剂。保持在不低于60℃条件下,恒温反应8h,期间充分搅拌。然后停止加热和搅拌,用真空泵负压回收溶剂,至基本回收完。加入不高于20℃的丙酮内,沉淀后得到白色粉末,反复用丙酮清洗,得到最终产物;按照1%的浓度配制降粘剂溶液,再利用临界胶束浓度法,测定合成的降粘剂的hlb值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降粘冷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依据标准q/sylh0552-2021开展降粘率试验,将接近原油hlb值范围的样品分别配置为0.5%水溶液,再分别与原油进行降粘实验,统计降粘率最高、70℃恒温72h乳化物能保持稳定的样品,未出现分层问题,为制备降粘剂的最佳配方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乞迎安,田鑫,李建平,汪小平,高维洋,陈志会,杨开,唐明良,林璐,齐鹏,张新慧,周月慧,张学钦,高蓉,赵永亮,孙放,杨婉羚,王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