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与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211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与培养方法,属于腔前卵泡分离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酶复合法分离猪腔前卵泡,采用海藻酸钠凝胶系统包被三维培养法进行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猪卵巢组织碎块与卵泡分离液混合消化0.5‑2h,弃上清,终止消化,将消化组织过400μm网筛,得腔前卵泡。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猪腔前卵泡分离和体外培养体系进行了优化,达到了提高腔前卵泡体外分离效率、实现腔前卵泡体外成腔培养的效果。不仅能够为猪胚胎工程研究与应用提供充足的卵源,而且为进一步挖掘猪的遗传潜力提供了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腔前卵泡分离培养,尤其涉及一种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卵泡是哺乳动物卵巢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性激素合成的中心,是卵母细胞生长和成熟的微环境。卵泡腔形成是腔前卵泡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绝大部分卵泡会在此阶段发生闭锁退化。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卵巢皮质上,卵泡成腔前的生长期发生闭锁非常低。但腔前卵泡至成熟卵泡这一阶段,99%以上的腔前卵泡发生闭锁退化。大量的腔前卵泡发生闭锁退化造成卵母细胞的利用效率低下,同时不利于优质卵母细胞的筛选。若将这些具备发育潜力的腔前卵泡分离出,在体外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就可以避免卵母细胞资源的浪费。

2、建立体外培养系统,利用成分明确的限定培养基培养腔前卵泡并获得具备受精与胚胎发育能力的卵母细胞,是完善卵泡发生体外研究模型的关键。猪卵泡基质组织因存在粘连较多、分离较困难、培养周期较长、质量不均一等问题,研究比较缓慢。1994年,hirao等将猪腔前卵泡体外包埋培养16d获得具备受精能力的成熟卵母细胞,但是受精卵不能形成雄原核。2001年wu等对猪腔前卵泡4d贴壁培养,经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猪卵巢组织碎块与卵泡分离液混合消化0.5-2h,弃上清,终止消化,得消化组织;将消化组织过400μm网筛,得腔前卵泡;所述卵泡分离液由L-15培养基、2mg/ml胶原蛋白酶Ⅰ、200μg/ml DNase I和1%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卵巢组织碎块的粒径小于1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卵巢组织碎块与卵泡分离液的体积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消化的温度为37.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猪卵巢组织碎块与卵泡分离液混合消化0.5-2h,弃上清,终止消化,得消化组织;将消化组织过400μm网筛,得腔前卵泡;所述卵泡分离液由l-15培养基、2mg/ml胶原蛋白酶ⅰ、200μg/ml dnase i和1%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卵巢组织碎块的粒径小于1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猪卵巢组织碎块与卵泡分离液的体积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消化的温度为37.5℃,在混合消化的过程中每20-30min震荡1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消化的方式为加入卵泡清洗液,所述卵泡清洗液由l-15培养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瑰燕蔡传江张璐通时胜洁李亿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