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15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集热系统包括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换热系统是由储热罐和它内部的钛钢盘管组成,淡水管经一由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器控制的循环水泵接到太阳能集热器,再从储热罐上部接通其内腔,由储热罐下部接出淡水管再连接到水泵进水口端的淡水管路中;海水管自储热罐上部接到其腔内钛钢盘管,与储热罐腔内钛钢盘管下端连接的海水管直接或者经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到贝类苗种培育池。控制系统能自动检测和各环节温度,并通过阀门或开关对整个加热系统进行控制。在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利用太阳能加热,成本低,不产生污染,实现自动控制,延长贝类苗种培养时间,从而提高人工育苗的产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中的双壳贝类种苗培育技术的辅助装置,具体说一种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双壳贝类都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并且,通过人工调控的方法,还能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其繁殖周期。但是,由于能源和资金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贝类苗种培育期主要是在贝类的主要繁殖期-水温较高的春、夏季,使用经过过滤的天然海水进行育苗。个别地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使用锅炉加热使海水升温的方法,在春季提早开始苗种生产。这种加热方法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不可耗竭性(或日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该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如何把太阳能技术应用于贝类苗种生产过程,特别适于对海水加温,并方便准确地控制好贝类苗种培育池内的海水温度,以利于贝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主要包括集热系统、控制系统、换热系统和贝类苗种培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系统主要由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集热板组成,所述的换热系统是由储热罐和它内部的钛钢盘管组成的储热式换热器,淡水管经一由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器控制的循环水泵接到太阳能集热器,再从储热罐上部接通其内腔,由储热罐下部接出淡水管再连接到水泵进水口端的淡水管路中;海水管自储热罐上部接到其腔内钛钢盘管,与储热罐腔内钛钢盘管下端连接的海水管直接或者经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到贝类苗种培育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主要包括集热系统、控制系统、换热系统和贝类苗种培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系统主要由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集热板组成,所述的换热系统是由储热罐和它内部的钛钢盘管组成的储热式换热器,淡水管经一由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器控制的循环水泵接到太阳能集热器,再从储热罐上部接通其内腔,由储热罐下部接出淡水管再连接到水泵进水口端的淡水管路中;海水管自储热罐上部接到其腔内钛钢盘管,与储热罐腔内钛钢盘管下端连接的海水管直接或者经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到贝类苗种培育池。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在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出口处、储热罐上、辅助加热器上、贝类苗种培育池进水口处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器相连;淡水及海水管路中设置中央控制器控制的阀门和开关。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壳贝类育苗生产中的太阳能海水升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器设有一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红方建光梁翻鹏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