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11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supgt;14</supgt;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具有如下结构式,*C表示<supgt;14</supgt;C,m的范围为30‑100,n的范围为10‑30,m:n=3‑10:1。制备包括步骤:以含<supgt;14</supgt;C甲基三苯基碘化膦为原料制备<supgt;14</supgt;C‑苯乙烯单体,再与N‑3‑丁烯基‑7‑硝基‑2,1,3‑苯并呋喃4‑胺聚合得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放射性同位素<supgt;14</supgt;C和荧光分子双记的PS‑NPs可借助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溯源、痕量精准及无可替代的特点,可对微塑料进行荧光成像直观的对微塑料纳米颗粒进行精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ps作为环境中最为常见的塑料聚合物,广泛分布于人类可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已经有大量研究以ps作为模型化合物,用于模拟微塑料对于海洋、陆地等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环境行为。

2、例如,环境影响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高盐度可以促进ps-nh2和未改性聚苯乙烯mps/nps的进一步聚集,而ps-cooh表面负电荷的存在提高了其在环境中的运输速率。植物方面,有许多研究表明ps-mps/nps可以在种子、茎部等地方蓄积,并对植物生理生化造成了重要影响。例如,在小麦种子萌发中,ps-mps/nps会影响根系生长率和植物生物量,同时阻碍了铁、锰、铜、锌等必需营养素在小麦中的转运和积累,破坏了基因表达和离子转运。此外,ps-nps暴露会使植物根系结构的生长发生变化,导致植物根系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脂肪酸代谢的中断。

3、动物摄取方面,setala等人报道了荧光聚苯乙烯(ps)微球(10μm)可被浮游动物虾进行摄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具有如下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120nm,比活度为40-60μCi/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数均分子量为7500-8000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激发波长为310-32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具有如下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120nm,比活度为40-60μci/m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数均分子量为7500-8000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6-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激发波长为310-320nm,发射波长625-635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4c和荧光分子双标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燕丁文雅徐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