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10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设置了止退套筒和卡紧槽,阻止模具浇筑过程中抽芯件的右移,有效避免因成型注塑时产生的压力过大,造成抽芯件后退的情况,进而解决了因此造成产品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并通过前后推动止退杆,配合限位板、调节槽等结构,便于使用者能快速的进行解除限制,提高锁紧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设置了预警组件,在警示灯熄灭后,提醒止退组件功能失效,便于及时更换止退组件,确保稳定的止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就是一个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产品,其在工业生产上是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常规的模具一般都是上下开模,开模后,由模具的顶出结构将成品顶出,但是对于具有侧面孔/凹槽的铸件,在开模后,需要将这个孔/凹槽的芯子侧向抽出,这种操作称为抽芯;

2、现有的抽芯操作通常是由液压油缸推动抽芯镶件运动,使抽芯镶件插入模具中,但成型注塑时产生的压力过大,使得在生产时抽芯镶件经常出现后退,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包括:

3、外壳体,内部具有第一空间,且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外壳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主滑块,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主滑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组件(7)包括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2)和所述调节槽(52)的止退杆(71),所述止退杆(71)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止退杆(71)中部套设有止退套筒(72),所述调节槽(52)远离所述抽芯件(4)端设有卡紧槽(53),所述止退杆(71)直径、所述调节槽(52)沿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止退套筒(72)直径和所述卡紧槽(53)内径四者依次增大,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组件(7)包括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2)和所述调节槽(52)的止退杆(71),所述止退杆(71)的轴线延长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止退杆(71)中部套设有止退套筒(72),所述调节槽(52)远离所述抽芯件(4)端设有卡紧槽(53),所述止退杆(71)直径、所述调节槽(52)沿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所述止退套筒(72)直径和所述卡紧槽(53)内径四者依次增大,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杆(71)两端均套设有限位板(73),当一个所述限位板(73)与所述外壳体(1)外表面贴合时,所述止退套筒(72)位于所述卡紧槽(53)内部,当另一个所述限位板(73)与所述外壳体(1)外表面贴合时,所述止退套筒(7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沿所述第三方向两端具有第一滑槽(11),所述主滑块(2)沿所述第三方向两端具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壁与所述第一滑槽(11)内壁接触,所述主滑块(2)沿所述第二方向两端具有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滑块(23)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壁与所述第二滑槽(12)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二滑槽(12)的延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侧壁设有预警组件,用于所述止退组件(7)功能失效时的示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芯静模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1)表面的警示灯(24),所述外壳体(1)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滑槽(12)靠近所述抽芯件(4)侧设有按压开关(25),所述警示灯(24)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红侯志杰闵振国雷书星唐培洁陈思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