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91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包括控制驱动逻辑板、顶层散热装置、逆变功率板和底层散热装置,逆变功率板设于顶层散热装置和底层散热装置之间并与控制驱动逻辑板连接;逆变功率板的底面设有第二导热绝缘片和多组功率管,顶面设有第一导热绝缘片,第一导热绝缘片通过钎焊与第二导热绝缘片热连接,功率管上设有GaN封装壳,GaN封装壳上设有用于降低热阻的导热铜片,导热铜片与第二导热绝缘片热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逆变功率板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导热绝缘片和第二导热绝缘片,且两者通过钎焊热连接,一方面实现双侧高效散热,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实现了机械和热联合设计,有利于缩小体积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1、驱动电机用逆变装置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在车辆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驱动电机用逆变装置的功率密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电机控制器大多选用封装好的igbt功率模块用螺栓固定在箱体上面,功率模块底部带有散热针可以插入到箱体的水槽里面,这样功率模块就会有比较好的散热效果,性能发挥更好,结构实现上也更加方便。但是,目前一些第三代半导体功率模块没有办法做成这种全封装的功率模块结构,更多地则是类似贴片式单芯片封装管子,这种单芯片管子是通过回流焊贴片在pcb板上面,这个时候因为芯片体积小、发热量大,用很多管子并联设计的高功率逆变装置,就需要充分挖掘提升散热能力,才可以发挥其性能。高功率逆变装置产生的热量,直接影响到逆变模块的输出性能。多方位高效散热,是新能源汽车逆变装置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

2、对用这种功率器件在pcb上面贴片式设计的逆变装置,其散热的方式,是在箱体上集成设计冷却回路,通过将逆变功率器件覆盖在冷却回路的表面,从而将功率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驱动逻辑板(1)、顶层散热装置(2)、逆变功率板(3)和底层散热装置(4),所述逆变功率板(3)设于顶层散热装置(2)和底层散热装置(4)之间并与控制驱动逻辑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底层散热平面(41),所述底层散热平面(41)和第二导热绝缘片(32)热连接,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的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电压补偿模块(42),所述底层散热平面(41)的两端分别设有分水凸台(43)和汇水凸台(44),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驱动逻辑板(1)、顶层散热装置(2)、逆变功率板(3)和底层散热装置(4),所述逆变功率板(3)设于顶层散热装置(2)和底层散热装置(4)之间并与控制驱动逻辑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底层散热平面(41),所述底层散热平面(41)和第二导热绝缘片(32)热连接,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的上表面的另一侧设有多个电压补偿模块(42),所述底层散热平面(41)的两端分别设有分水凸台(43)和汇水凸台(44),所述底层散热装置(4)的下表面设有底层散热水槽(45),所述底层散热水槽(45)分别与分水凸台(43)和汇水凸台(44)连通,所述电压补偿模块(42)连接逆变功率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散热平面(41)和第二导热绝缘片(32)之间设有导热硅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散热水槽(45)中设有用于将底层散热水槽(45)内腔体分隔为多个并联流道的筋板(451),各流道内均设有多个s形散热筋(4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性能逆变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散热水槽(45)内腔体被分隔为两个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陈雷周诗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