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及空气入堆湿度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088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及空气入堆湿度的控制方法,该空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空压机、主中冷器、膜增湿器,主中冷器处并联设置有副中冷器,主中冷器、副中冷器以及增湿器之间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的第一入口与主中冷器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副中冷器连接,三通阀的出口与增湿器连接,利用该系统来控制入堆的空气湿度,由于膜增湿器的水分传递量与干侧入口的空气温度有关,同时,主中冷器与副中冷器的冷却能力不同,通过控制三通阀的两个入口的开度来控制干侧入口的空气温度进而精准调节入堆的空气湿度,整个空气系统结构简便,控制空气湿度的方法灵活,能够保证燃料电池的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及空气入堆湿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氢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具有高效率、对环境友好、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知悉,但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系统性能、研发成本等依然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问题,合理的燃料电池控制策略,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输出、维持稳定运行。燃料电池通过电堆内部的氢氧反应得到所需的电能,而空气湿度对该电化学反应有重要的影响,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目前空气系统入堆前的结构一般为空压机、中冷器、三通阀、增湿器,其中中冷器用于空气降温,增湿器用于空气增湿,入堆的空气湿度受到中冷器和增湿器的影响,然而这两个零件均为机械件,虽然可以通过调节水泵转速和节温器开度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空气入堆湿度,但当环境温度、湿度、流量变化较大时其无法自适应调节入堆湿度,因此可靠性较差,容易导致燃料电池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及空气入堆湿度的控制方法,能够精准且稳定控制住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与电堆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空压机、主中冷器、增湿器,所述增湿器与电堆连接,所述主中冷器处并联设置有副中冷器,所述主中冷器、副中冷器以及增湿器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入口与主中冷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副中冷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增湿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冷器的入口与空压机连接,所述主中冷器的冷却管路长,所述副中冷器的入口与空压机连接,所述副中冷区的冷却管路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设置为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与电堆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空压机、主中冷器、增湿器,所述增湿器与电堆连接,所述主中冷器处并联设置有副中冷器,所述主中冷器、副中冷器以及增湿器之间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入口与主中冷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入口与副中冷器连接,所述三通阀的出口与增湿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冷器的入口与空压机连接,所述主中冷器的冷却管路长,所述副中冷器的入口与空压机连接,所述副中冷区的冷却管路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设置为膜增湿器,设置有干侧和湿侧,所述干侧包括干侧入口和干侧出口,所述湿侧包括湿侧入口和湿侧出口,所述干侧入口与三通阀的出口连接,所述干侧出口与电堆的空气入口连接,所述湿侧入口与电堆的空气出口连接,所述湿侧出口处设置有节气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的干侧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玉松赵兴旺槐佳吕腾飞王鹏周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