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059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5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用于夹持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气检装置,气检装置包括测漏机构、定位机构和封堵机构,测漏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漏机构与定位机构进行配合形成检测空间;测漏机构正对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定位机构用于固定并封堵产品底部,且位于定位机构的后侧连接有封堵机构,封堵机构用于对产品后侧的开孔进行封堵;定位机构的底部传动连接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驱动定位机构上下升降调节高度;本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测漏,操作简单快速,能够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并确保其在高压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


技术介绍

1、刹车系统是汽车安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刹车系统阀体的气密性对于整个刹车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在常规的汽车刹车系统采用的控制阀体生产流程中,控制阀体的检测流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控制阀体检测流程通常在阀体生产完成后,主要是对控制阀体的零部件是否缺失以及控制阀体的装配精度等多个项目进行外观上的检测,同时,控制阀体的功能性(气密性)检测也是保障阀体质量的重要把控流程。

2、传统的刹车系统阀体测漏方法通常采用水压法或气泡法,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检测精度不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刹车系统阀体气密性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该设备能够准确地检测刹车系统阀体的气密性,确保其在高压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p>

3、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用于夹持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气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检装置包括测漏机构、定位机构和封堵机构,所述测漏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漏机构与定位机构进行配合形成检测空间;所述测漏机构正对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固定并封堵产品底部,且位于定位机构的后侧连接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对产品后侧的开孔进行封堵;所述定位机构的底部传动连接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定位机构上下升降调节高度;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各个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包括机箱,设置于机箱内用于夹持检测产品气密性的气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检装置包括测漏机构、定位机构和封堵机构,所述测漏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测漏机构与定位机构进行配合形成检测空间;所述测漏机构正对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固定并封堵产品底部,且位于定位机构的后侧连接有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用于对产品后侧的开孔进行封堵;所述定位机构的底部传动连接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定位机构上下升降调节高度;所述机箱上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各个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产品的定位板、嵌合连接于定位板上的底部封堵组件,以及与产品底部相接用于充气的下内涨块,所述定位板位于升降驱动组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底部封堵组件与定位板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内涨块竖向插接于底部封堵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封堵组件包括填充块、封堵座和底部封堵头,所述填充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产品的弹性圆销,所述封堵座镶嵌于填充块之间,且封堵座的顶端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部封堵头对应产品的底部开孔设置,且底部封堵头均匀分布于填充块与封堵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漏机构包括安装板、上内涨组和反向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升降驱动组件上,且安装板的底端连接有多个压杆,多个所述压杆环绕上内涨组的四周设置,且压杆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上压紧板,所述压杆的外侧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上内涨组用于填充至产品的内部空腔,且上内涨组的一端贯穿上压紧板固定于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反向支撑组件位于上内涨组的前侧,且反向支撑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系统阀体用气检测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气缸、气缸安装座和后侧封堵头组件,所述封堵气缸的输出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才柱王书朋曾佳林李继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文灿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