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56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涉及材料硬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硬度检测设备本体,硬度检测设备本体的壳体顶部转动设有转轴,转轴顶部设有齿轮一,底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压平器本体;硬度检测设备本体的壳体顶面转动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底部外壁上固接有收卷轮,顶部外壁上固接有齿轮二,收卷轮外壁上设有两根牵引绳,牵引绳一端设有防护组件;硬度检测设备本体上的电推杆设有传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的使用,便于压平器本体的转动,便于对样品进行压平,避免样品的转移,进一步提高样品硬度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压平器本体复位,避免压平器本体对材料的硬度检测产生干涉,从而有利于材料的硬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硬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硬度检测仪是用于测量材料的表面硬度的专用仪器;硬度检测仪分为台式硬度计、便携式硬度计两种,台式硬度计主要用于实验室使用,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便携式硬度计适用于已安装的机械或永久性组装部件、携带方便;便携式硬度计集里氏、布氏、洛氏等便携式硬度计于一体,能实现7种不同硬度值的自由转换,去除了以往硬度计需要人工查找硬度表进行繁琐程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便携化的特点;而在度材料的硬度进行检测时,当样品上下表面的高度差大于压头与样品表面的距离(通常为0.5mm左右时),就可能发生压头被碰撞,从而易导致压头在测量时损坏,影响材料硬度的检测,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品器来解决样品表面而导致压头碰撞损坏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先将样品放置在压平器压平后再将样品移动到硬度检测仪进行检测上,然后才能对样品进行检测,这样的操作比较繁琐,降低样品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在转移样品时,易造成压平后样品会与没有压平的样品之间混合,增大压头发生碰撞损坏的风险;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包括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的壳体顶部转动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顶部设有齿轮一(6),底部固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样品压平的压平器本体(3),所述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顶面上设有作用于转轴(4)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推杆(25)伸缩端的连接架(23),设置在连接架(23)上的矩形框(11)、滑动设置在矩形框(11)内的活动块(21)和挤压弹簧(26),且所述挤压弹簧(26)位于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包括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的壳体顶部转动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顶部设有齿轮一(6),底部固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样品压平的压平器本体(3),所述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顶面上设有作用于转轴(4)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推杆(25)伸缩端的连接架(23),设置在连接架(23)上的矩形框(11)、滑动设置在矩形框(11)内的活动块(21)和挤压弹簧(26),且所述挤压弹簧(26)位于靠近电推杆(25)的一端,所述活动块(21)顶部通过连接杆二(19)设有与齿轮二(15)啮合的条形齿板一(20),所述矩形框(11)一侧面底部设有与齿轮一(6)相配合的条形齿板二(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智能化的材料硬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见包括设置在硬度检测设备本体(1)的壳体顶面上的安装架(5)、设置在安装架(5)上的套筒(16)和滑动设置在套筒(16)内的活动杆(27),所述活动杆(27)与套筒(16)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1),所述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棠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雀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