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027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可热交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材,制备掺杂有含羰基的光引发剂的弹性体;将可聚合的α‑烯烃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对应的单体溶液;以弹性体作为基底浸泡于单体溶液中,利用紫外曝光引发自由基反应,使弹性体表面产生表面微结构,得到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光化学反应后得到的弹性体表面将会形成一些具备独特性、实用性的表面微结构,其不仅克服了传统加工方法的缺陷,实现了聚合物表面微结构的快速构建,并且与光掩模配合能够制备光学加密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在聚合物弹性体表面构建多层次微结构可以有效改变材料的光学透过率和表面润湿性能。然而,目前的表面微结构构造方法主要依赖于旋涂法或光刻法。旋涂法对基底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有较高要求,而光刻法则需要高成本的精细加工设备,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针对聚合物表面的微结构构造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的优势。此外,通过在聚合物表面构造微结构,可以调控材料的光学性能,从而制备出光学加密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的低表面能导致的低粘附性的问题,以及传统工艺构建聚合物双层膜体系对操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导致难以大规模生产,高成本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具备独特性、实用性的聚合物表面微结构,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制备过程便捷,易于大规模生产,在光学加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2-氯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乙基硫杂蒽酮、丁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引发剂在弹性体中的质量占比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交联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2-氯硫杂蒽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乙基硫杂蒽酮、丁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引发剂在弹性体中的质量占比为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交联固化的温度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配制的单体溶液浓度为10-2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可自擦除表面微结构的双层膜体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α-烯烃单体为丙烯酰胺或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登崇陈浩然陈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