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014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成T字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为平直面,所述壳体的另一面设置成阶梯面,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所述第二环形线圈套设在第一环形线圈内;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T字形壳体的设计能够使线圈装置小巧便携,满足任意局部位置的线圈成像,并且双环共面的线圈布局也能够使线圈中的互感和自感之间的耦合最大化,增强线圈的耦合效应,同时也能够减少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成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上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病人身体的具体情况,通常会采用线圈成像装置对病患处进行成像,以便于更加直观的判断,传统的线圈成像装置其线圈通常分部在成像装置的各个位置处,以便于全方位多角度的对病患处成像,此种形式使得线圈安装所占用的空间较大,造成线圈成像装置体积较大,并且传统的线圈成像装置在成像过程中其相邻线圈的磁场也容易相互影响,易出现线圈与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成t字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为平直面,所述壳体的另一面设置成阶梯面,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所述第二环形线圈套设在第一环形线圈内,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处于同一平面上。

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均设置有独立的电路和电流驱动可进行独立调节。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之间设置有间距且间距范围在0.5cm~1cm。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线圈和第二环形线圈之间的间距为0.8cm。

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末端设置有信号传输端。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t字形壳体的设计能够使线圈装置小巧便携,满足任意局部位置的线圈成像,并且双环共面的线圈布局也能够使线圈中的互感和自感之间的耦合最大化,增强线圈的耦合效应,同时也能够减少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成T字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一面设置为平直面,所述壳体(1)的另一面设置成阶梯面,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所述第二环形线圈(3)套设在第一环形线圈(2)内,所述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均设置有独立的电路和电流驱动可进行独立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之间设置有间距且间距范围在0.5cm~1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末端设置有信号传输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成t字形结构,所述壳体(1)的一面设置为平直面,所述壳体(1)的另一面设置成阶梯面,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所述第二环形线圈(3)套设在第一环形线圈(2)内,所述第一环形线圈(2)和第二环形线圈(3)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调谐表面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生王秋萍李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