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温混合装置,涉及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采用的减温混合装置根据应用工艺的不同分为文丘里开孔式和雾化水封式,其中热电厂前者较多,其他化工厂近几年更多的采用后者。两者应用的工艺都具有一定的压损,前者结构简单雾化恶劣,利用截流来进行气流冲击混合降温,压损较大。后者雾化以及压损状况改善很多但还是具有压损,并且为调整到合理的雾化压力区间,需要对高压液体介质降压,浪费了高品质的液体介质的压力能。以上装置的特点常与下游设备需要一定压头的工艺要求相冲突,需要另外添加升压泵等升压装置,耗费额外的电能或者另外提供高压动能介质作为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和方法,解决了现有减温混合装置浪费高压介质的压力能和高温介质的热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高压介质的压力能,充分换热,对低压介质进行升压和保证介质的充分混合,兼具减温混合和升压功能于一体。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接受室(4)、收缩段(9)、混合段(10)和扩张段(11),其特征在于,接受室(4)上端设有高压液体入口上集管(1),接受室(4)侧面设有高温气体入口(5),接受室(4)内部设有笼形换热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笼形换热管(2)包括若干根沿接受室(4)周向均匀分布的换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换热管与接受室(4)内壁的距离为1/4~1/2接受室(4)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接受室(4)、收缩段(9)、混合段(10)和扩张段(11),其特征在于,接受室(4)上端设有高压液体入口上集管(1),接受室(4)侧面设有高温气体入口(5),接受室(4)内部设有笼形换热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笼形换热管(2)包括若干根沿接受室(4)周向均匀分布的换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换热管与接受室(4)内壁的距离为1/4~1/2接受室(4)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温气体入口(5)相对于接受室(4)偏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体旋流喷射减温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难,尚迎春,贾金钊,傅奇慧,陶盛洋,冯贺,苏晨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化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