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电子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车轮的刹车主要采用液压活塞驱使刹车片压紧在刹车盘上实现,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刹车力度大,安全性高,但成本高需要配备液压系统提供液压力,因此主要应用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乘用车、商用车上,而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稍低、且不便安装液压系统的小车就无法使用,如厂区转运的电动小车、仓储转运电动小车等。
2、对于不便安装液压系统的小车,一般都采用电机作为动力驱使刹车片与刹车盘压紧刹车,同时这部分小车还带有自动驾驶功能,因此对于刹车的力度、效果、精度要求都比较高。目前采用电机作为动力驱使刹车片刹车的设计虽然能满足上述设计,但是刹车片与刹车盘会发生磨损,因此长时间使用后如果电机驱使刹车片按照原有的行程移动则可能造成压力不足甚至无法接触,从而影响刹车性能。
3、因此,如何确保使用过程中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有效压紧,以及有效控制刹车片与刹车盘的刹车力度(刹车片与刹车盘的压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刹车盘、两个刹车部分,刹车部分包括第一刹车壳、第二刹车壳、刹车滑座,所述第一刹车壳、刹车滑座分别与第二刹车壳装配固定,所述第二刹车壳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刹车滑座上设置有刹车滑槽,刹车滑槽内卡合且滑动安装有刹车座、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安装固定在刹车座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面与压力传感器的外壳装配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与螺杆直接或间接装配;螺杆的一端装入螺套内且与之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螺套可圆周转动且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螺套通过电机直接或间接驱使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刹车盘、两个刹车部分,刹车部分包括第一刹车壳、第二刹车壳、刹车滑座,所述第一刹车壳、刹车滑座分别与第二刹车壳装配固定,所述第二刹车壳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刹车滑座上设置有刹车滑槽,刹车滑槽内卡合且滑动安装有刹车座、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安装固定在刹车座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面与压力传感器的外壳装配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与螺杆直接或间接装配;螺杆的一端装入螺套内且与之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螺套可圆周转动且不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螺套通过电机直接或间接驱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套上还套装固定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套装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可圆周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装固定在蜗轮轴上,蜗轮轴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且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蜗轮轴上套装固定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传动,蜗杆设置在电机轴上,电机轴装入电机内,电机安装在第二刹车壳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与刹车缸的一端装配固定,刹车缸的另一端与螺杆装配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刹车端盖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螺杆后与螺母旋紧装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刹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踏板模块、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蓄能器外壳、蓄能器气囊、充气头、排气头,所述充气头、排气头均安装在蓄能器外壳的两端,蓄能器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的蓄能腔,蓄能器气囊安装在蓄能腔内且与充气头密封装配固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秦楠,黄崇富,卿舜,陈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