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攸县中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953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9
本技术涉及下肢护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包括:躺板、凹台;所述躺板一端的上侧开设有凹台,且安装板安装在凹台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的一端焊接有支架,且支架通过轴承套接在躺板的外壁上;所述凹台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容槽,且第一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容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螺栓固定在躺板的外壁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相连接;通过对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活动髋关节,可对腿部进行按摩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与设备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肢护理,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1、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由于长期卧床而发生的并发症,一般为术后切口疼痛或其它原因,长期卧床休息的过程中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现有专利号为cn 113616483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通过在每个转动槽内设有两块限位板,能通过移动限位板调节传动槽的槽口大小,进而能调节承载托转动的极限角度,便于调节不同的训练效果,从而能适应不同健康程度的患者;但是承载托在对向移动时,患者的身体需要跟随一个承载托移动,为患者造成不便,而且该装置只能弯曲膝关节,不能对髋关节进行活动,并且装置无法对患者进行自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以解决上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包括:躺板(1)、凹台(2)、安装板(3)、支架(4)、第一容槽(5)、第一丝杠(6)、第一电机(7)、第一螺母座(8)、第二容槽(9)、固定块(10)、连杆(11)、第三容槽(12)、转轴(13)、第一撑托板(14)、第二撑托板(15)、绑带(16)、第二丝杠(17)、第二电机(18)、第二螺母座(19)、容腔(20)、隔板(21)、往复丝杠(22)、第三电机(23)、槽口(24)、滑板(25)、按摩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一端的上侧开设有凹台(2),且安装板(3)安装在凹台(2)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3)的一端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装置,包括:躺板(1)、凹台(2)、安装板(3)、支架(4)、第一容槽(5)、第一丝杠(6)、第一电机(7)、第一螺母座(8)、第二容槽(9)、固定块(10)、连杆(11)、第三容槽(12)、转轴(13)、第一撑托板(14)、第二撑托板(15)、绑带(16)、第二丝杠(17)、第二电机(18)、第二螺母座(19)、容腔(20)、隔板(21)、往复丝杠(22)、第三电机(23)、槽口(24)、滑板(25)、按摩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一端的上侧开设有凹台(2),且安装板(3)安装在凹台(2)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3)的一端焊接有支架(4),且支架(4)通过轴承套接在躺板(1)的外壁上;所述凹台(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容槽(5),且第一丝杠(6)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容槽(5)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7)螺栓固定在躺板(1)的外壁上,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6)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座(8)通过螺纹旋转方式与第一丝杠(6)相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下侧开设有第二容槽(9),且第二容槽(9)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块(10),且连杆(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接连接在固定块(10)与第一螺母座(8)的外壁上;所述安装板(3)的顶端开设有两处第三容槽(12),且第三容槽(12)的内壁上插接连接有转轴(13),并且第一撑托板(14)的一端通过间隙配合旋转方式套接连接在转轴(13)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撑托板(14)的另一端通过间隙配合旋转方式与第二撑托板(15)相连接,且第二撑托板(15)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绑带(16);所述第二丝杠(17)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容槽(12)的内壁上,且第二电机(18)螺栓固定在安装板(3)的外壁上,并且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杠(17)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座(19)通过螺纹旋转方式与第二丝杠(17)相连接,且第二撑托板(15)远离第一撑托板(14)的一端通过旋转方式与第二螺母座(19)相连接;所述第一撑托板(14)的内部开设有容腔(20),且容腔(20)的内部设有隔板(21),并且往复丝杠(2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容腔(20)和隔板(2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电机(23)螺栓固定在隔板(21)的外壁上,且第三电机(23)的输出端与往复丝杠(22)相连接;所述第一撑托板(14)的外壁上开设有槽口(24),且槽口(24)与容腔(20)相连通;所述滑板(25)通过间隙配合滑动方式插接连接在容腔(20)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雅陈喜芽徐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攸县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