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929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涉及手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掌套和驱动组件,所述掌套的一侧设置有过度罩,且过度罩的端部安装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内置套,且内置套的外部安装有用于对手部穴位刺激的按摩组件。该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通过衔接盘与端盖卡合固定的设计,便于使用者从外部一侧拉动使得衔接盘以及与衔接盘相连接的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按摩组件从指套内部取出,便于使用者利用连接盘利用调节槽与集合辅助杆滑动连接的设计调节连接盘的位置,通过对连接盘的位置调整便于对按摩组件进行位置调整,便于针对不同长度的手指关于按摩穴位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康复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手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身体部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手功能障碍,例如脑卒中患者数量增加,车祸后损伤、神经压迫等导致的手部功能障碍患者,手部功能障碍患者数量愈来愈大,术后康复训练是手康复毕竟之路,需不断对手部进行训练辅助手部康复。

2、当前,手部具有诸多穴位,中医康复治疗时需对一些穴位进行刺激按摩,辅助手部神经恢复,但是患者难以在家中自我进行针对性穴位刺激按摩,按摩时穴位力度难以根据手康复情况进行控制,存在使用局限性。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掌套和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包括掌套(1)和驱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套(1)的一侧设置有过度罩(3),且过度罩(3)的端部安装有下盖(9),所述下盖(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内置套(7),且内置套(7)的外部安装有用于对手部穴位刺激的按摩组件(12),所述按摩组件(12)包括内置槽(1201)、内置板(1202)、按摩球一(1203)、螺纹杆(1204)和按摩球二(1205),所述内置槽(12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板(1202),且内置板(120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204),所述螺纹杆(1204)的一端安装有按摩球一(1203),所述螺纹杆(1204)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包括掌套(1)和驱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套(1)的一侧设置有过度罩(3),且过度罩(3)的端部安装有下盖(9),所述下盖(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内置套(7),且内置套(7)的外部安装有用于对手部穴位刺激的按摩组件(12),所述按摩组件(12)包括内置槽(1201)、内置板(1202)、按摩球一(1203)、螺纹杆(1204)和按摩球二(1205),所述内置槽(12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板(1202),且内置板(1202)的内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204),所述螺纹杆(1204)的一端安装有按摩球一(1203),所述螺纹杆(1204)的另一端设置有按摩球二(1205),所述内置槽(1201)的外部设置有用于辅助穴位按摩的调节组件(6),且调节组件(6)包括集合盘(601)、衔接连杆(602)和连接盘(603),所述集合盘(601)的一侧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衔接连杆(602),所述衔接连杆(60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盘(603),用于进行按摩驱动的所述驱动组件(10)设置于集合盘(601)的一侧中部,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伺服电机(1003)和连接柱(1004),且伺服电机(100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安装有连接柱(1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04)垂直设置于集合盘(601)一侧外表面中部,且集合盘(601)的直径大于集合盘(60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刺激手部穴位的手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还包括集合辅助杆(604)和调节槽(605),所述集合盘(601)内部靠近内置槽(120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605),且集合盘(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熙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