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03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5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的右侧套接有进料管,反应釜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长形槽,长形槽的内腔均设置有进液斗。通过两个进液斗对两个长形槽内投入清洁液,进入后经过多个流通槽流入至反应釜主体的内壁上进行清洗,同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其外圈的多个叶片同步转动对其反应釜主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防止出现堆积对反应工作带来弊性,且多个叶片的转动带动其连接杆和其上的毛刷同步转动,由于与反应釜主体内壁接触,从而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粘连在反应釜主体内壁上的杂质刮落进行清洁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2、但是传统大多数的不锈钢反应釜在使用时,基本都处于密闭状态,不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对反应釜在进行反应工作完成后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清理,当反应釜内壁上的杂质出现粘连过多时,则会出现对正常反应工作有影响的现象,从而在实际使用时,会对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无法对反应釜内部自动进行清洗,往往需要使用外界的工具才可进行清洗,从而在实际使用时,会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右侧套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长形槽(6),所述长形槽(6)的内腔均设置有进液斗(7),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套装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圈等距离套装有多个叶片(11),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16),位于所述转动杆(10)顶部外圈的叶片(11)的顶部均贯穿开设有插槽(12),所述插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右侧套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长形槽(6),所述长形槽(6)的内腔均设置有进液斗(7),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套装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圈等距离套装有多个叶片(11),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设置有储水箱(16),位于所述转动杆(10)顶部外圈的叶片(11)的顶部均贯穿开设有插槽(12),所述插槽(12)的内腔均插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一侧均设置有毛刷(14),所述毛刷(14)均与反应釜主体(1)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洁的不锈钢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柏文婷李帮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景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