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制造方法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1、靶机作为一种射击训练目标的军用飞行器,常用于武器试射时模拟敌军航空器或来袭导弹,为各类型导弹、火炮的射击提供假想目标。
2、防空武器一般采用激光或红外类光学引信,对敌军飞行器进行跟踪或打击。靶机加装龙伯球、辐射源等载荷可在远场情况下用于模拟敌军大尺寸、高价值飞行器,而在近场情况下由于靶机尺寸较小,龙伯球等模拟装置不能起到散射增强的作用,因此在近场情况下常规构型小尺寸靶机难以实现对大尺寸飞行器的模拟。在导弹射击训练中对于需要在近场条件下大尺寸飞行器的情况,一般选用大尺寸或全尺寸的方式实现。然而对于大尺寸或全尺寸靶机的生产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费效比低,难以满足武器装备科研训练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制造方法及飞行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构型小尺寸靶机在近场情况下机体散射特性较小,难以满足模拟大尺寸飞行器的近场特性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机翼结构包括:
3、机翼骨架,机翼骨架包括翼梁和翼肋,翼梁和翼肋均采用金属材料;
4、蒙皮组件,蒙皮组件包括上蒙皮和下蒙皮,上蒙皮铺设在机翼骨架的上表面,下蒙皮铺设在机翼骨架的下表面,上蒙皮和下蒙皮均采用透波材料;
5、散射增强组件,散射增强组件包括第一金属板、多个第二金属板和多个第三金属板,第一金
6、发泡泡沫,发泡泡沫设置在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构成的隔腔内以在受热膨胀后与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构成整体,发泡泡沫用于对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进行固定支撑并提高机翼结构的强度。
7、进一步地,翼梁和翼肋均采用铝合金,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均为铝板,透波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8、进一步地,翼梁和翼肋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对散射增强组件进行安装固定。
9、进一步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各个隔腔内的发泡泡沫受热膨胀后通过连通孔连接为一个整体。
10、进一步地,上蒙皮和下蒙皮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6mm~1mm,铝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3mm~0.5mm。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本专利技术前述提出的机翼结构的方法,制造方法包括:
12、s1,将透波材料放置在热压灌中进行热压成型以得到上蒙皮和下蒙皮;
13、s2,利用机床加工得到金属材质的翼梁和翼肋,对翼梁和翼肋进行连接固定以得到机翼骨架;
14、s3,将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以十字交叉组合形式设置在第一金属板上面和/或下面以构成角反射结构;
15、s4,将角反射结构放置在发泡模具中,将发泡泡沫剪裁为所需大小后分别放置在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构成的隔腔中,对发泡泡沫进行加热以使其受热膨胀后与角反射结构构成整体;
16、s5,将经过s4处理的角反射结构与机翼骨架进行连接固定;
17、s6,将上蒙皮和下蒙皮分别通过胶膜粘贴在经过s5处理的机翼骨架上,并利用热压灌进行热压处理以使上蒙皮、下蒙皮、机翼骨架以及角反射结构胶结固化为整体机翼结构。
18、进一步地,翼梁和翼肋均采用铝合金,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均为铝板,透波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19、进一步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对发泡泡沫进行加热以使其受热膨胀后与角反射结构构成整体包括:对发泡泡沫进行加热,各个隔腔内的发泡泡沫受热膨胀后通过连通孔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与角反射结构构成整体。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本专利技术前述提出的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
2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制造方法及飞行器,该机翼结构利用金属材料的翼梁和翼肋作为主承力结构,利用透波材料作为上下蒙皮,在翼梁与翼肋构成的隔腔内设置由多个金属板构成的角反射结构,并通过将发泡泡沫填充在角反射结构内的隔腔内对角反射结构进行固定支撑,能够在不影响平台飞行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散射特性,同时显著降低机翼结构重量,并且提高机翼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小尺寸靶机常规构型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对高价值大尺寸飞行器目标的近场散射特性模拟,节省武器装备训练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1)和所述翼肋(12)均采用铝合金,所述第一金属板(31)、所述第二金属板(32)和所述第三金属板(33)均为铝板,所述透波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1)和所述翼肋(12)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对所述散射增强组件(30)进行安装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31)、所述第二金属板(32)和所述第三金属板(33)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各个隔腔内的发泡泡沫受热膨胀后通过所述连通孔连接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蒙皮(21)和所述下蒙皮(22)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6mm~1mm,所述铝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3mm~0.5mm。
6.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翼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对发泡泡沫进行加热以使其受热膨胀后与角反射结构构成整体包括:对发泡泡沫进行加热,各个隔腔内的发泡泡沫受热膨胀后通过所述连通孔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与角反射结构构成整体。
9.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增强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1)和所述翼肋(12)均采用铝合金,所述第一金属板(31)、所述第二金属板(32)和所述第三金属板(33)均为铝板,所述透波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11)和所述翼肋(12)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对所述散射增强组件(30)进行安装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31)、所述第二金属板(32)和所述第三金属板(33)上均开设有连通孔,各个隔腔内的发泡泡沫受热膨胀后通过所述连通孔连接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蒙皮(21)和所述下蒙皮(22)的厚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文彪,张凡,李建辉,李亚平,郭伟星,常浩,刘要果,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