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851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血压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中血压数据,建立数据库;建立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使用不同风险评分区分低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基于低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分别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术中血压阈值;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别计算低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的术中血压持续时间阈值;将低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的术中血压持续时间阈值组合形成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术中血压管理策略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针对不同围术期并发症建立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压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手术量已超过3亿,并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增加。低血压是患者围术期最常见的风险之一,有研究显示,高达87%的患者在术中经历过一次或多次低血压事件,约20%的手术患者至少经历过一次术后低血压。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血压与围术期器官损伤(如心肌损伤和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以及高围手术期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近期多项医学共识强调,尽量缩短患者围术期低血压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2、目前,优化术中血压管理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然而,关于如何维持术中血压在何种范围内以有效保护脏器功能,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一领域亟需更多研究来验证不同血压水平对脏器功能的影响,以及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的最佳血压管理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术中血压管理策略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针对不同围术期并发症建立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的方案。p>

2、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数据库中提取术前变量,所述术前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对于所述分类变量保留其原始分类,对所述连续变量采用证据权重进行五分位数分箱,建立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的特异度为90%对应的风险评分作为低风险患者和中风险患者之间的临界值;将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的灵敏度为90%对应的风险评分作为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之间的临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数据库中提取术前变量,所述术前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对于所述分类变量保留其原始分类,对所述连续变量采用证据权重进行五分位数分箱,建立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的特异度为90%对应的风险评分作为低风险患者和中风险患者之间的临界值;将围术期并发症评分卡模型的灵敏度为90%对应的风险评分作为中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之间的临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收缩压阈值,以5mmhg为阶梯,计算患者术中收缩压低于100mmhg、95mmhg……75mmhg以及低于70mmhg的持续时间比例;定义平均动脉压阈值,以5mmhg为阶梯,计算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低于80mmhg、75mmhg……60mmhg以及低于55mmhg的持续时间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策李可彭夕然朱涛陈果郝学超张玥雯陈琦旭黄晨馨刘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