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列管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29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制备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列管反应器。通过配置特定的固液混合单元、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混合传热单元、循环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压力控制单元,实现列管反应器内部结构与物料循环、反应热量控制的高度匹配和整体协同作用,为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合成提供充分的混合、传质传热和精准温控条件,实现一次性集中投料制备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工艺,有利于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扩大化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制备,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列管反应器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是一类分子内有碳酸酯基团、分子链端部有羟基的多元醇。其中原材料之一的二氧化碳廉价易得、无毒不易燃,具有明确的二氧化碳化学固定效果,且该反应时需要的温度不高,需要的能耗少,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调节共聚法应用前景广,工业价值高。

2、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工艺主要是由链转移剂、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通过锌钴双金属催化剂合成,以环氧丙烷、链转移剂为丁二酸为例,其合成路线如下式:

3、

4、其中,是醚链节段平均数量,是酯链节段平均数量。中国专利cn111378106a提到,生成聚合物的活化能要比生成环状碳酸酯的活化能低,而环状碳酸酯的位能比聚合物的位能低。因此,生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为热力学有利的反应,而生成聚碳酸酯的反应为动力学有利的反应,若反应过程温度过高,会导致碳酸酯链节含量低,分子量分布变宽,副产物环状碳酸酯比例变高,因此精准的反应温度调控是提高主产物——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关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列管反应器,包括反应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指示反应管道内上部、中部、下部三个不同区域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管道的夹套、夹套与反应管道之间填充的传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当反应管道中部区域温度高于反应温度阈值时,调节温度控制单元降低反应管道内部温度,提升物料循环速度和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直至反应管道中部温度维持在反应温度阈值范围内;当反应管道中部与下部区域温差大于温差阈值时,提升循环速度、补气速度,直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列管反应器,包括反应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指示反应管道内上部、中部、下部三个不同区域物料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管道的夹套、夹套与反应管道之间填充的传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当反应管道中部区域温度高于反应温度阈值时,调节温度控制单元降低反应管道内部温度,提升物料循环速度和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直至反应管道中部温度维持在反应温度阈值范围内;当反应管道中部与下部区域温差大于温差阈值时,提升循环速度、补气速度,直至温差不超过温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整个反应进程的过程还包括,当物料每分钟密度变化大于密度变化速率阈值时,提升物料循环速度和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的速度,直至密度变化速率不超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混合传热单元位于气液传质传热区,所述气液传质传热区为反应管道上部空间,所述气液传质传热区的体积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杰毛红兵于志淳邹志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普力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