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82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源照射条件下或黑暗条件下的UiO‑67‑SP纳米材料分散液负载于尼龙支撑层表面形成复合中间层;在光源照射条件下或黑暗条件下,在所述复合中间层的表面加入胺单体水相溶液和酰氯有机相溶液,使得胺单体水相溶液中的胺单体与酰氯有机相溶液中的酰氯单体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并形成分离层,获得螺吡喃/锆基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发明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正渗透膜显著提升了水通量及对盐离子截留作用,即降低了反向盐通量,能够解决现有的正渗透膜由于分离层过厚且存在非选择孔洞所导致的水渗透性及离子回收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具体涉及一种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电镀、冶金等行业,会产生含有金属离子的废液、废渣,可以从这些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值的金属离子,如锂、钌、硒等。以从电子废料中回收贵金属为例,富集过程能够将分散在大量废料中的微量贵金属离子集中起来,进而进行后续的提纯,这样使资源回收率大幅提高,减少资源浪费。

2、正渗透无需外部能耗,而是借助原料液和汲取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促使水分子自发地从原料液侧透过正渗透膜进入汲取液侧,并且拦截原料液中的溶质,从而达到原料液溶质富集回收的目的。正渗透所需动能由汲取液提供,其低能耗的特点使其在资源回收领域极具应用价值。

3、正渗透膜通常是由聚合物多孔支撑层和表面聚酰胺(pa)分离层组成。但传统复合正渗透膜分离层过厚且存在非选择性孔洞。过厚的分离层具有高水渗透阻力。另外,分离层存在非选择性孔洞,影响正渗透膜对目标金属离子的富集回收性能。所以,当下迫切需要对膜结构进行调控,以提升正渗透膜水渗透性能及分离性能。

4、随着纳米技术迅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iO-67-SP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温下,将四氯化锆、4,4'-联苯二羧酸、1-(2-羟乙基)-3,3-二甲基吲哚啉-6'-硝基苯并螺吡喃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进行超声,获得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120℃的环境中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清洗、抽滤、干燥,获得所述UiO-67-SP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io-67-sp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室温下,将四氯化锆、4,4'-联苯二羧酸、1-(2-羟乙基)-3,3-二甲基吲哚啉-6'-硝基苯并螺吡喃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进行超声,获得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120℃的环境中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清洗、抽滤、干燥,获得所述uio-67-sp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氯化锆、4,4'-联苯二羧酸、1-(2-羟乙基)-3,3-二甲基吲哚啉-6'-硝基苯并螺吡喃的摩尔比为1:(1~3):(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50~100ml所述uio-67-sp纳米材料分散液中uio-67-sp纳米材料的质量为0.002~0.007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异构金属有机框架中间层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紫外光、可见光、自然光中的一种;所述光源照射条件或黑暗条件的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苗露廉杰王磊王旭东苗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