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及旋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289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及旋流泵,包括后盖板、后盖板前端面上的若干个折叶片、后盖板后端面上的若干个背叶片、折叶片上的挡板,以及后盖板中心处的轮毂。所述折叶片包括相连的长叶段和短叶段,所述挡板垂直安装在短叶段的压力面和/或吸力面上,挡板的宽度为:b<subgt;0</subgt;=(1~2)t,厚度为t<subgt;0</subgt;=(0.5~0.8)t,其中,b<subgt;0</subgt;为挡板宽度,t<subgt;0</subgt;为挡板厚度,t为折叶片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折叶片出口部分设置挡板,能够更好的引导流体流向出口,减少无叶腔中的介质流入叶道导致磨损与堵塞,从而减少了叶道流态的扰动及水力损失,提高旋流泵的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式旋流泵,具体为一种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及旋流泵


技术介绍

1、旋流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旋流技术输送介质。它通过在泵体内部产生旋转流体运动,这种运动使得旋涡中间压力低,能连续吸入介质,并在外围形成高能量环流,最终排出泵腔。该类型泵通常应用在含有固体介质的输送中,特别是含有固体颗粒物较大,或者固体纤维较长或固体体积浓度较大的场合。旋流泵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离心泵在处理某些流体介质时的不足,比如处理含有固体颗粒或高粘度液体的情况。传统离心泵在处理这类流体时可能会出现堵塞或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旋流泵通过旋流技术能够更有效地输送这些流体。旋流泵的叶轮设计和泵体结构使得它能够产生高速旋转的液流,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含固体介质输送出去。

2、然而,旋流泵叶轮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具有良好的无堵塞性能,但当叶轮旋转时,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量增加,容易在叶轮一侧的无叶腔形成循环流后流入叶道导致磨损与堵塞,能量转化低,水力损失大,效率较低,多数效率在60%以下,造成能源浪费。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采用半开式叶轮结构,叶轮包括后盖板(1)、后盖板(1)前端面上的若干个折叶片(2)、后盖板(1)后端面上的若干个背叶片(3)、折叶片(2)上的挡板(4),以及后盖板(1)中心处的轮毂(5);所述折叶片(2)包括相连的长叶段(21)和短叶段(22),所述长叶段(21)绕其靠近叶轮轮毂(5)的进口端端点A旋转、并与后盖板(1)上通过端点A的直径形成角度为θ1的第一夹角;所述短叶段(22)绕其与长叶段(21)的连接点旋转、并与长叶段(21)的延长线形成角度为θ2的第二夹角;所述挡板(4)垂直安装在短叶段(22)的压力面和/或吸力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采用半开式叶轮结构,叶轮包括后盖板(1)、后盖板(1)前端面上的若干个折叶片(2)、后盖板(1)后端面上的若干个背叶片(3)、折叶片(2)上的挡板(4),以及后盖板(1)中心处的轮毂(5);所述折叶片(2)包括相连的长叶段(21)和短叶段(22),所述长叶段(21)绕其靠近叶轮轮毂(5)的进口端端点a旋转、并与后盖板(1)上通过端点a的直径形成角度为θ1的第一夹角;所述短叶段(22)绕其与长叶段(21)的连接点旋转、并与长叶段(21)的延长线形成角度为θ2的第二夹角;所述挡板(4)垂直安装在短叶段(22)的压力面和/或吸力面上,挡板(4)远离后盖板(1)的一面与短叶段(22)远离后盖板(1)的一面齐平,且挡板(4)的两端分别与短叶段(22)的出口端端点b、短叶段(22)与长叶段(21)的连接点衔接;所述挡板(4)的宽度及厚度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旋流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靠近长叶段(21)的一端呈倒圆结构,倒圆的半径r=(0.8~1.2)b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叶片出口部分设有挡板的叶轮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雄发管刘冲张德胜顾鹏鹏郎涛施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