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电装置、动力总成及电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980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3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供电装置、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车载供电装置包括壳体、散热器和电路板,壳体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散热器、电路板和导热液,电路板用于承载功率变换组件,功率变换组件包括多个功率管和至少一个磁器件。其中,盖板、散热器、多个功率管、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磁器件沿第一方向依次层叠,至少一个磁器件、电路板、多个功率管和至少部分散热器浸没于导热液,沿第一方向导热液的液面与槽型底壳的槽底的间距大于散热器与槽型底壳的槽底的间距。散热器至少部分浸没于导热液,散热器可直接吸收导热液中的热量,从而加快导热液上下循环流动,并且将发热较大的功率管邻近散热器分布,提升车载供电装置的散热均匀性,提升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供电装置、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1、车载充电器包括电感、功率管、保险、磁器件等多个电气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对其进行散热以使车载充电器维持正常工作。通过使用导热凝胶或者导热贴将电气部件与车载充电器的壳体进行连接,使电气部件通过壳体吸收导热凝胶或者导热贴的热量散热,会使电气部件在壳体内的布局受限,电气部件布置分散化,不利于车载供电装置的小型化。而采用在壳体底部设置冷却水道以及在壳体内容纳浸没液浸没电气部件来进行散热的方式,由于浸没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浸没液温度较高时,浸没液趋向流动至壳体的上部,不利于壳体的底部的冷却水道对浸没液进行散热,且功率管通常靠近壳体上部设置,功率管的发热量大,水道设于壳体底部不能满足功率管的特殊散热要求,车载充电器的冷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供电装置、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供电装置,车载供电装置用于给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充放电,车载供电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电装置用于给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充放电,所述车载供电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散热器和一个电路板,所述一个壳体包括一个槽型底壳和一个盖板,所述一个槽形底壳和所述一个盖板沿第一方向层叠以及围合成一个容纳腔,所述一个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一个散热器、所述一个电路板和导热液,所述一个电路板用于承载功率变换组件,所述功率变换组件用于实现功率转换,所述功率变换组件包括多个功率管和至少一个磁器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热液的液面与所述一个盖板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散热器与所述一个盖板的间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电装置用于给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充放电,所述车载供电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散热器和一个电路板,所述一个壳体包括一个槽型底壳和一个盖板,所述一个槽形底壳和所述一个盖板沿第一方向层叠以及围合成一个容纳腔,所述一个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一个散热器、所述一个电路板和导热液,所述一个电路板用于承载功率变换组件,所述功率变换组件用于实现功率转换,所述功率变换组件包括多个功率管和至少一个磁器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热液的液面与所述一个盖板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散热器与所述一个盖板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一个电路板与所述导热液的液面的间距小于所述一个电路板与所述一个槽型底壳的槽底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电路板包括多个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多个通孔贯穿所述一个电路板,每个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导热液从所述一个电路板的一侧流动到所述一个电路板的另一侧,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磁器件层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与一个所述功率管层叠。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散热器包括一个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一个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伟能刘红兵武昊李泉明黎平刘韧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