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89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孔发泡结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及装置。所述成型方法为:根据所需发泡结构的性能要求,确定发泡结构的材料和结构形态;根据发泡结构的材料配制油墨;将油墨通入至若干个成型喷嘴中,采用直接气泡书写工艺逐层打印,以使各层对应的单层多孔发泡结构逐层堆叠连接,得到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直接气泡书写工艺实现多气泡的融合,得到单层多孔发泡结构后,在该单层多孔发泡结构上堆叠下一层发泡结构,逐层堆叠连接,从而实现可控的气泡调控和连续的制造,得到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多孔结构制造工艺中气泡形态多为无序且不可控,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发泡结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多孔材料,比如树脂基多孔材料,其多孔结构可分为宏观的大孔和微观的小孔。其中,宏观的大孔可以通过调控制造过程的工艺参数,以及控制逐层堆叠连接过程中的间隙大小,实现对大孔尺寸和分布的调节。然而,微观孔的制造多通过在材料中添加热膨胀微球,并在制造过程中,控制温度在热膨胀微球挥发范围内,热膨胀微球挥发成气体,实现内部小孔的制造。

2、但是,上述方法适用的材料类型局限性较大,受到制备操作难易程度和成本的限制,难以形成可控孔多孔材料,导致现有的多孔材料多为无序孔多孔材料。而无序孔多孔材料的材料性能不均匀,质量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传统多孔材料制备多为无序多孔结构且材料性能和质量不可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及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成型喷嘴(1)在同一水平面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每个所述成型喷嘴(1)的输出端均指向中心对称轴的轴线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气体为空气、氧气、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成型喷嘴(1)均为核壳喷嘴,包括芯部流动通道(1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成型喷嘴(1)在同一水平面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每个所述成型喷嘴(1)的输出端均指向中心对称轴的轴线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气体为空气、氧气、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成型喷嘴(1)均为核壳喷嘴,包括芯部流动通道(11)和外部流动通道(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流动通道(11)与所述外部流动通道(12)的内径比为0.5~1.5: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接气泡书写的多气泡融合发泡结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恺王紫辰王璐高爽薛恒李涤尘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