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发酵箱,属于农业工程。
技术介绍
1、农村家庭废弃物有农作物秸秆、蔬菜、林果类作物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威胁着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大大提高,各级政府也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废弃物的处理也提上日程,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集中度低的特点限制了农村废弃物的处理不能采用城市的垃圾处理模式,采用大型、结构复杂的垃圾处理装置对前期资金投入和后期设备维护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3、另外,过量施用的化肥导致了肥料利用率低、土壤酸化、土传病害加剧等环境问题。如果将每年产生的固体有机废弃物全部转化成有机肥并替代部分化肥施用,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将做出巨大贡献。大量研究表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特性,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和缓冲能力,从而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4、农村固体有机废弃物肥料化能够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提升土壤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5、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投入、维护费用较少,效率高,适用于农村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发酵箱。
2
3、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将有机废弃物混合后放入发酵箱,于50-60℃搅拌、发酵后,打开发酵箱盖蒸发水分,制得发芽指数为112%,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量≥4%,含水量≤30%的有机肥;
4、所述有机废弃物包括湿重比为3:1:1:1的鸡粪、蘑菇渣、尾菜和植物秸秆。
5、发酵前,调节上述混合的有机废弃物的含水量至60%。
6、上述发酵温度为60℃。
7、上述发酵时间为15天。
8、上述水分的蒸发温度不超过50℃。
9、上述搅拌的频率为一次/3天。
10、一种发酵箱,适用于上述的方法,包括由石墨烯电热膜包裹的桶体。
11、上述桶体为pp材质。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通过将石墨烯电热膜覆盖在家用pp垃圾桶四周形成发酵桶,将鸡粪、蘑菇渣、尾菜和植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混入桶内发酵后制得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量≥4%、含水量≤30%的有机肥,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525-2021《有机肥料》。
14、本专利技术的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所用原料的主料为农村家庭养鸡产生的鸡粪,辅料为蘑菇渣、尾菜和植物秸秆混合物,有效资源化利用农村固体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生经济效益,处理成本低,同时能够降低环境保护成本,解决了农村家庭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并做无害化处理,生产的有机肥成本低、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小农经济作物产区使用,富含有机质,可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特别是施用于常年使用化肥的蔬菜用地,对消除板结,恢复地力,效果尤佳。其利用石墨烯电热膜的高导热性、导电快、阻隔性高、超薄性能、磁性极强、强度高、高热稳定、完全透明等特点,显著加快堆肥进程,降低外界环境对堆肥进程的不利影响。
15、本专利技术的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效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地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废弃物混合后放入发酵箱,于50-60℃搅拌、发酵后,打开发酵箱盖蒸发水分,制得发芽指数为112%,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量≥4%,含水量≤30%的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前,调节所述混合的有机废弃物的含水量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温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时间为1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的蒸发温度不超过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频率为一次/3天。
7.一种发酵箱,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由石墨烯电热膜包裹的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PP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机废弃物混合后放入发酵箱,于50-60℃搅拌、发酵后,打开发酵箱盖蒸发水分,制得发芽指数为112%,有机质含量≥30%,总养分含量≥4%,含水量≤30%的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前,调节所述混合的有机废弃物的含水量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温度为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唐可欣,段婉冬,陈泽亚,邵文韬,蔡凯伦,李政翰,韩明轩,王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