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72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及车辆,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电机包括:铁芯本体,设有绕组槽;密封罩,设有进油口,并位于铁芯本体沿其轴向的一侧;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第二绝缘部包括插设于铁芯本体内的密封段和伸出于铁芯本体外的伸出段,第一绝缘部沿第二绝缘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与绕组槽对应设置,第一绝缘部插设于对应的绕组槽内,并设有用于容纳电机绕组的容纳槽,伸出段与密封罩围成冷却腔室,冷却腔室用于容纳电机绕组伸出于铁芯本体外的一端。这样,冷却油液从密封罩的进油口进入冷却腔室后,使得位于冷却腔室内的电机绕组的端部被冷却油浸泡,从而实现对端部绕组的泡油冷却,冷却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由于电机绕组在通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使得电机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冷却降温,以防止电机烧毁。

2、目前,电机的冷却方式有风冷、水冷和油冷,其中,油冷的冷却效果优于水冷和风冷,因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机的功率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电机的冷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油冷电机一般采用油管或者淋油环进行径向喷淋来对电机绕组的端部进行冷却,但径向喷淋的冷却方式容易使冷却油进入气隙(即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之间的间隙)中,导致电机搅油损耗变大,电机效率降低。而且,由于喷淋孔是间隔排布的,无法保证每个绕组槽处的端部绕组都能冷却均匀,因而冷却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电机效率的情况下提高电机绕组端部的冷却效果。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及车辆。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

4、铁芯本体,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槽(11)靠近所述铁芯本体(1)的中轴线的一侧槽壁设有槽口(112),所述第二绝缘部(32)的所述密封段与所述铁芯本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并遮挡所述槽口(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31)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部(32)的所述密封段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还包括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部(31)外的限位部(33),所述密封罩(2)靠近所述铁芯本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部(33),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槽(11)靠近所述铁芯本体(1)的中轴线的一侧槽壁设有槽口(112),所述第二绝缘部(32)的所述密封段与所述铁芯本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并遮挡所述槽口(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31)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部(32)的所述密封段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3)还包括套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绝缘部(31)外的限位部(33),所述密封罩(2)靠近所述铁芯本体(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部(33),且所述限位部(33)与所述铁芯本体(1)朝向所述密封罩(2)的一端的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2)和所述限位部(33)的连接处设有防脱结构(6),所述防脱结构(6)用于防止所述密封罩(2)沿所述铁芯本体(1)的轴向脱离所述绝缘件(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本体(1)还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的冷却油道(12),所述冷却油道(12)和所述绕组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星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