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1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属于水乳剂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配料釜主体,所述配料釜主体内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的底部与升降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架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外壁与凸轮的外壁搭接。该水乳剂配料釜,通过设置偏心轮、凸轮、弹簧托盘和复位弹簧,该配料釜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凸轮和偏心轮瞬间向上的力将抬升板表面的溶剂向上移动,避免溶剂沉淀在抬升板上导致其难以与其他溶剂均匀混合的情况,且通过凸轮不停的转动,使得抬升板在复位弹簧、凸轮和偏心轮的作用下,可以带动抬升板上下往复移动,通过往复移动产生的振动可以避免溶剂出现沉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乳剂加工,具体为一种水乳剂配料釜


技术介绍

1、水乳剂是将液体或与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原药以0.5-1.5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二甲苯等。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公开号为cn219232147u,文中提出“包括底座、两组t型滑块、配料釜主体、温度控制器、加热棒、金属导热板和搅拌机构,两组t型滑块均与底座的顶端滑动卡装,配料釜主体固定在t型滑块的顶端,配料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并且配料釜主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投料管,配料釜主体的右端顶部设置有排料管,并且温度控制器固定在配料釜主体的右端底部,温度控制器与固定在配料釜主体腔室底部的加热棒电性连接”,现有的配料釜通常采用釜内设置的旋转叶片对内部液体进行搅动,其搅拌方式单一,当向釜体内加入其它溶剂时,溶剂不能快速与釜体内下方溶液混合,搅动效果不均匀,通常难以使反应釜内各个位置的液体快速融合,不但延长了配料釜的加工时间,还降低了配料釜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包括配料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主体(1)内设置有抬升板(2),所述抬升板(2)的底部与升降架(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架(3)的底部与连接杆(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5),所述偏心轮(5)的外壁与凸轮(6)的外壁搭接,所述凸轮(6)的内壁与传动杆(7)的外壁相连接,所述传动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底部与配料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配料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与套筒(9)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套筒(9)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外壁和套筒(9)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包括配料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主体(1)内设置有抬升板(2),所述抬升板(2)的底部与升降架(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架(3)的底部与连接杆(4)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5),所述偏心轮(5)的外壁与凸轮(6)的外壁搭接,所述凸轮(6)的内壁与传动杆(7)的外壁相连接,所述传动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底部与配料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配料釜主体(1)内壁的底部与套筒(9)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套筒(9)内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外壁和套筒(9)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托盘(11),两个托盘相对的一端与同一个复位弹簧(12)的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釜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架(14),两个加强架(14)相对的一侧与同一个第二电机(15)的两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乳剂配料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与搅拌轴(16)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16)位于配料釜主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16)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17),且搅拌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艳龚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瑾亭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