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特别涉及一种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
技术介绍
1、余热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存在于许多领域,余热利用节能潜力巨大,以蒸汽压缩制冷为例,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中等压降温,冷媒放出热量,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降温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蒸汽压缩制冷过程产生的热量是制冷量的1.5倍,近些年余热回收逐渐被能源专家所重视,余热回收利用,应大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出一种回收蒸汽压缩制冷设备运行时产生的余热的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包括箱体和相变蓄热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相变蓄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相变蓄热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相变蓄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相变蓄热器包括热媒入接管、热媒出接管、多个分液管、多个集液管及并排设置的多个相变储热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相变储热板之间形成通风栅槽,所述通风栅槽的入口和出口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相变储热板包括左向介质腔板、右向介质腔板、左向矩形框、右向矩形框及热流道板,所述左向矩形框分别与所述左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左向矩形框、左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合围形成左腔室,所述右向矩形框分别与所述右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右向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相变蓄热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相变蓄热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相变蓄热器包括热媒入接管、热媒出接管、多个分液管、多个集液管及并排设置的多个相变储热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相变储热板之间形成通风栅槽,所述通风栅槽的入口和出口沿上下方向设置,所述相变储热板包括左向介质腔板、右向介质腔板、左向矩形框、右向矩形框及热流道板,所述左向矩形框分别与所述左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左向矩形框、左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合围形成左腔室,所述右向矩形框分别与所述右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右向矩形框、右向介质腔板及热流道板合围形成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和所述右腔室内分别填充有蓄热介质;所述热流道板内设有热媒流道,所述热媒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液管,所述分液管连通所述热媒入接管,所述热媒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液管,所述集液管连通所述热媒出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板包括密封连接的左向凹凸腔流道板和右向凹凸腔流道板,所述左向凹凸腔流道板和右向凹凸腔流道板上分别设有凹陷部,所述左向凹凸腔流道板的凹陷部和右向凹凸腔流道板上的凹陷部相向设置以形成所述热媒流道,所述左向矩形框与所述左向凹凸腔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右向矩形框与所述右向凹凸腔流道板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向介质腔板上设有左向凹腔,所述左向凹腔与所述左向凹凸腔流道板上的所述凹陷部面接触;和/或,所述右向介质腔板上设有右向凹腔,所述右向凹腔与所述右向凹凸腔流道板上的所述凹陷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回收余热储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向矩形框与所述左向介质腔板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所述左向矩形框与所述热流道板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拥军,邓昌沪,孟继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瑞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