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706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5
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中放射性废液通过中放射性废液进料管路输送到釜式蒸发器内;S2:通过釜式蒸发器外面的加热盘管加热;S3:通过中放射性废液进料管路继续向釜式蒸发器内输送中放射性废液;S4:观察温度计变化,密度计变化,当溶液下部密度到达1.112g/cm<supgt;3</supgt;时,或者温度达到105℃时,通过甲醛管线向釜式蒸发器内加入甲醛溶液;S5:当釜式蒸发器内溶液下部密度到达1.125g/cm<supgt;3</supgt;时或温度达到110℃时,停止加入中放射性废液,只加入甲醛溶液;S6:当釜式蒸发器溶液下部密度下降到1.112‑1.125g/cm<supgt;3</supgt;时,或温度下降到103‑105℃,重复S4;当溶液下部密度下降到1.08‑1.112g/cm<supgt;3</supgt;时,或者温度下降到97‑99,重复S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此专利技术涉及核废料处理。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放射性废液利用蒸发法处理。蒸发法利用放射性废液中盐分及大部分放射性物质不易挥发的特性,从而达到使废液浓缩净化目的。一般蒸发处理采用釜式蒸发器或外加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其中釜式蒸发器具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易于实现连续蒸发-脱硝等优点。乏燃料后处理中,中放废液采用釜式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为了减少酸性中放废液沸腾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以及提高浓缩倍数和改善废液的贮存性能,需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加入甲醛对废液进行脱硝以降低浓缩液的硝酸浓度。在以往的中放废液甲醛脱硝过程中,关于脱硝的运行方式、脱硝时间、甲醛加入量,酸度控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脱硝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浓缩液酸度过高,不利于贮存大罐贮存;脱硝时间长,甲醛消耗量增高;脱硝不稳定,甲醛积聚,导致釜式蒸发器运行负压不稳;脱硝效果不好,导致二次蒸汽冷凝液酸度过高,影响下一级蒸发等,脱硝过程的控制对于蒸发器稳定有效的运行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S3及S4中,中放射性废液酸度为1.8-2.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S3中,釜式蒸发器内液位保持在3400mm-3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当釜式蒸发器内液位开始下降时,表明釜式蒸发器内中放射性废液已经加热至沸腾,温度为97~99℃。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s3及s4中,中放射性废液酸度为1.8-2.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s3中,釜式蒸发器内液位保持在3400mm-3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当釜式蒸发器内液位开始下降时,表明釜式蒸发器内中放射性废液已经加热至沸腾,温度为97~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通过甲醛管线(3)向釜式蒸发器加入体积分数37%的甲醛溶液,加入流量为30-50l/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乏燃料后处理中釜式蒸发器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赵青杨贝吴东张国果程新玉于丹妮潘乐乐杨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