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尤其涉及一种结合三维微流控的危害因子检测芯片。
技术介绍
1、当前生物危害因子、化学危害因子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它们引起的疾病健康、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安全并造成无可估计的经济损失。针对各种危害因子的检测开发了不同的检测技术及设备,主要集中在核酸检测、免疫检测、电化学检测、光谱检测技术体系。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研究人员开发了大量的检测设备。如荧光定量pcr仪器、酶标仪、电化学工作站、拉曼检测仪等,这些仪器的应用为危害因子的研究和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依然存在操作繁琐、设备昂贵、多机检测,假阴漏检等问题。尤其是面对未知样品的检测,往往需要多种技术和设备联合使用。如何使得多种危害因子能在同一检测技术体系中实现快速多联检测,并最大化样品的使用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具有防污染、集成化、成本低、分析速度快及可并行检测等特点,是一种实现高通量、多靶标检测的理想策略。但目前主流的平面型微流控芯片存在驱动控制限制、可拓展空间不足、难模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微流控芯片主体(1)和一检测反应底座(2),所述微流控芯片主体(1)呈柱状,微流控芯片主体(1)内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5)呈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的锥形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9)为向下凸起的喷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反应底座(2)由密封座(201)和检测阵列芯片(20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微流控芯片主体(1)和一检测反应底座(2),所述微流控芯片主体(1)呈柱状,微流控芯片主体(1)内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通道(5)呈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的锥形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9)为向下凸起的喷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三维微流控危害因子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反应底座(2)由密封座(201)和检测阵列芯片(202)组成,所述密封座(201)的上部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结构外侧环向设有密封圈,所述检测反应底座定位口(8)呈与密封座(201)上部密封配合的圆柱状,密封座(201)的顶部设有检测阵列芯片定位凹槽(203),所述检测阵列芯片(202)设于检测阵列芯片定位凹槽(203)内,检测阵列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乔,黄钊杰,张雪娇,汪雯,马骉,张明洲,申屠旭萍,叶子弘,俞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